[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2385.6 | 申请日: | 201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淑英;刘怡群;董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淑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409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栽培 台蘑盘蘑 方法 | ||
1.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第一步,选取正在生长中的健壮优质野生台蘑盘蘑人工训化培养野生台蘑盘蘑菌种;第二步以野生台蘑盘蘑生长环境中的栽培基质作为主要原料培养台蘑盘蘑栽培种;第三步,将台蘑盘蘑栽培种播种于台山、管涔山生长野生台蘑盘蘑的林区回归自然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菌种选择:野外采集正在生长中的健壮优质野生台蘑盘蘑菌种作为驯化材料,并将其分别编号,测定所采菌种的野生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做记录,采集所采菌种生境的栽培基质并将其与对应的菌种做上编号;
(2)菌种分离纯化:选用菌肉肥厚无病虫害的单菇菌蕾作种菇,采用组织分离法将其分别接种到:PDA+采集地栽培基质浸泡液的综合固体或液体培养基、PDA+麸皮+采集地栽培基质浸泡液的综合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20-25℃、生境地所测湿度下培养7-15天;选择组织块萌发快的培养物,转接提纯,得到母种;将所得到的母种出菇试验培养,从中选择出菇性状好的菌株,经多次多代提纯,得到栽培用菌种;
(3)原种培养:固体菌种以小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例,50-60%小麦粒、10-15%葡萄糖,5-10%碳酸钙,20-30%菌种采集地腐殖土;小麦粒水泡24h,淘尽泥沙,开水浸泡1h,皮不开裂,拌以碳酸钙、葡萄糖和菌种采集地腐殖土,装入常用聚丙烯折角菌袋,每袋装入培养基100-150g,110-130℃灭菌2h,冷却后接种;22-28℃暗室培养至菌丝体布满整个菌袋;液体菌种培养以1升通用培养基配方为例,新鲜无霉变无发芽变绿的土豆100克、除去面粉的麦麸40克、红糖25克,葡萄糖1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VB11片,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罐经加水调整、灭菌、冷却、接种等操作规程后,进行发酵培养至成熟;
(4)栽培种培养:培养基配方以菌种采集地枯枝树梢以及当地玉米芯粉碎为主要原料,枝梢55%,玉米芯33%,麸皮10%,石灰粉1%,石膏粉1%,混匀,加入原料重量1.2倍的自来水,拌匀,将加水拌匀的原料装入聚乙烯袋常压灭菌,在100℃恒温保持8小时灭菌,冷却后常规方法接种,在15-28℃暗室培养至菌丝体成熟备用;
(5)返生态栽培台蘑:脱去培养成熟的栽培种塑料包装,掰成拳头大小,在5-6月份播种于原生长野生台蘑盘蘑的林区回归自然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菌种分离纯化培养基配方为普通PDA培养基配方,水换成采集地栽培基质浸泡液,制备PDA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具体步骤为:在5-6月份,将栽培种菌丝体均匀撒播埋于离地表面5—10cm的土壤中,回归自然生长习性栽培,当年7—9月即可采集生长出的台蘑盘蘑菇子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淑英;,未经董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23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宾王菇分子鉴定及菌种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叶白蜡嫩枝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