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膜炎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2428.0 | 申请日: | 201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宁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5/00;A61P31/04;A61P31/1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膜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脑膜炎是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脑膜炎可累及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炎多继发于颅骨感染。自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此病之发病率已大为减少。软脑膜炎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炎症,则颇为常见。因此,目前脑膜炎实际上是指软脑膜炎而言。脑膜炎绝大部分由病原体引起,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少数则由刺激性化学药品(如普鲁卡因、氨甲蝶呤)引起。脑膜炎有3种基本类型:化脓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脑膜炎(可由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氏杆菌及真菌引起)。通常用药物治疗,如氨苄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这些药虽然能够立即见效,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药物治疗脑膜炎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脑膜炎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膜炎的药物,包括:组分为:黄芩,党参,半夏,生姜;
组分重量比:各10克;
制作方法是:先用凉水浸泡30分钟,煎药前加水至没过药两指,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药液约200毫升,用同法煎第二次,取药液300毫升,两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饭后服用。
黄苓,传染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铅中毒,清热解毒,胸闷呕恶,肺热咳嗽,肿瘤疮毒胎动不安和脑炎;党参,有止血、阵痛、补肝肾的功效,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脑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组分中诸药配伍,能散热解表,产生很好的解毒散结止痛消炎的功效,能够完全治愈。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脑膜炎的药物。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经多年的临床应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对于脑膜炎患者一个疗程(10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芩,党参,半夏,生姜;各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宁,未经陈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2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计分的搭扣式电子靶结构
- 下一篇:治冷秘型老年便秘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