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玻璃生产污水中回收酸碱的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03324.1 申请日: 2014-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62176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08 分类号: C02F9/08;C01B17/9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冉鹏程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玻璃 生产 污水 回收 酸碱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废液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玻璃生产污水中回收酸碱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从废水中得到可再利用的酸和碱,成为了废水处理的重要课题。

如申请号为201220150706.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玻璃磨边废水的收集回用系统”,公开了新型的玻璃磨边废水的收集回用系统,其能解决传统玻璃磨边废水收集回用过程中存在的净化效果差的问题,保证玻璃磨边加工的冷却效果,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并有效处理废水内的玻璃粉渣,减少环境污染。其包括沉淀池、废水调节池和组合固液分离装置,玻璃磨边机的磨边废水通过废水排水管连接入废水调节池,废水调节池通过提升泵连接入沉淀池,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排放管路连接污泥池,沉淀池通过上清液输送管路连接组合固液分离装置,组合固液分离装置设置有污泥排放口与上清液排放管,污泥排放口连接入污泥池,上清液排放管通过回用管路连接至回用水池,回用水池通过管网连接入玻璃磨边机的冷却设备。但是该专利不足之处在于:在处理废液的过程中,均无法从废液中回收可再利用的硫酸和碱,使得大量含有酸和碱的废液被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从玻璃生产污水中回收酸碱的系统。本发明不仅防止了环境污染,环保;还可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得到可再次利用的硫酸和碱;变废为宝;并且采用搅拌器有效防止废水池底部出现淤积的情况。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从玻璃生产污水中回收酸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混凝沉降池、过滤装置Ⅰ、PH调节池、过滤装置Ⅱ、结晶装置、溶解池、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电渗析浓缩装置、蒸发浓缩装置、硫酸回收管道和碱回收管道,所述废水池的输出端与混凝沉降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混凝沉降池的输出端与过滤装置Ⅰ的输入端连通,过滤装置Ⅰ的输出端与PH调节池的输入端连通,PH调节池的输出端与过滤装置Ⅱ的输入端连通,过滤装置Ⅱ的输出端与结晶装置的输入端连通,结晶装置的输出端与溶解池的输入端连通,溶解池的输出端与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的出硫酸端与电渗析浓缩装置的进硫酸端连通,出碱端与电渗析浓缩装置的进碱端连通,所述电渗析浓缩装置的出硫酸端与出碱端分别与蒸发浓缩装置的进硫酸端与进碱端连通,所述蒸发浓缩装置的出硫酸端与出碱端分别与硫酸回收管道与碱回收管道连通,所述废水池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固定在废水池底部的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

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设有降温装置。

所述降温装置为换热器。

所述过滤装置Ⅰ为板框过滤机,过滤装置Ⅱ为PP微孔过滤装置。板框过滤机和PP微孔过滤装置均为物理过滤,可以过滤掉废液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所述PP微孔过滤装置中PP微孔过滤膜的直径0.22um-0.45um。

还包括硫酸存储罐和碱存储罐,所述酸回收管道的出酸端与硫酸存储罐连通,碱回收管道的出碱端与碱存储罐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不仅防止了环境污染,环保;还可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得到可再次利用的硫酸和碱;变废为宝。

2、本发明所述废水池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固定在废水池底部的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有效防止废水池底部出现淤积导致管道不通畅的情况。

3、本发明采用电渗析浓缩装置对碱进行浓缩,可直接回收碱浓度控制为5%-15%的碱,采用蒸发浓缩装置可直接回收碱浓度控制为50%-100%的碱,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为换热器;可对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进行降温,方便后续清洗工序的进行。

5、本实用新采用所述过滤装置Ⅰ为板框过滤机,过滤装置Ⅱ为PP微孔过滤装置。板框过滤机和PP微孔过滤装置均为物理过滤,可以过滤掉废液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6、本发明还包括硫酸存储罐和碱存储罐,酸回收管道的出酸端与硫酸存储罐连通,碱回收管道的出碱端与碱存储罐连通;可对浓缩后的酸碱进行存储,使用方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3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