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4332.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张曦;邵军荣;徐成剑;杨丰顺;黄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渠道 突发 水污染 事故 限制 扩散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引水渠道跨越长度大,干渠交叉建筑物众多,易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突发水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是突然发生,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地排放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强、危害程度高、管控难度大、处置时间紧等。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置不当或不及时,将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甚至发生停水、人员伤亡等。
目前所见关于突发污染事故的专利多为处置方法、模型预测、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专利,未见对渠道内污染物限制扩散方面的专利,如一种基于云技术的突发性水环境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CN104050388A)、基于物联网的大型水域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系统和方法(CN103236020A)、基于水动力约束原理的突发水污染生物预警装置及方法(CN103149336A)、一种廊道式水质污染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CN103105398A)、突发水污染事件监控预警系统(CN102855526A)等。
实际上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为了方便快速处置、减少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首先应限制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尽量减少受污染水体总量。对渠道而言,可采用限制扩散的调控技术,即在一定时间内关闭下游节制闸将污染物限制在闸内,然后再进行集中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以使在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可快速处置、减少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污染物泄漏点下游节制闸最晚关闸时间,该最晚关闸时间即临界关闸时间,在所述临界关闸时间内关闭下游节制闸以将污染物限制在下游节制闸内,所述临界关闸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1.1)计算污染物泄漏至开始闭闸时间间隔t(min)内污染团峰值输移距离Dv:
Dv=60vst式1)
式1中,vs为时间间隔t(min)内污染团峰值输移速度;
1.2)开始闭闸至水体静止污染团峰值输移距离DR包扩两部分,即节制闸完全关闭的时间tclose tclose(min)内水体输移距离DM DM和水流往复污染团输移距离DF DF;
DM=0.5×60×vstclose式2)
DF=Catclose+Cb式3)
DR=DM+DF=0.5×60×vstclose+Catclose+Cb 式4)
式中:vs为关闸前水流速度(m/s);
Ca和Cb分别为拟合参数;
1.3)在T(T=t+tclose)时间内污染团纵向长度W表示为:
式5)
式6)
式中:v为污染团纵向拉伸速度,Cc为纵向拉伸系数;
1.4)计算临界关闸时间:
Dv+DM+DF+0.5W<L 式7)
式7)中:L为污染物泄漏点至下游节制闸的距离;
将式1)、式2)、式3)、式6)代入式7)即可得到一个关于t的非线性方程:
式8)
利用式8)即可求得污染物泄漏点至开始闭闸的时间间隔t(min),即为临界关闸时间;
2)利用步骤1)计算污染物泄漏点下游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若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小于实际操作时间,则关闭该节制闸将无法限制污染物在该节制闸内,需计算下游第二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