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4935.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胜;张海防;谢建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甲醛 检测 试剂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醛类物质。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常用于制造树脂、塑料及橡胶等工业用品, 也可用作防腐剂。
甲醛是细胞原生质毒物,它可直接作用于氨基、巯基和羧基,生成次甲基衍生物,从而破坏机体蛋白质和酶,使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凝固、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后,可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及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由此可见,甲醛已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甲醛含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甲醛测定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更高的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亚硝酸盐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0~25份,强碱10~15份,高碘酸钾5~10份,邻二氮菲3~5份,邻苯二甲酸氢钾4~8份,无机盐5~10份,糖类10~20份及水80~100份。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2~24份,强碱12~14份,高碘酸钾7~8份,邻二氮菲3~4份,邻苯二甲酸氢钾5~7份,无机盐7~8份,糖类15~17份及水90~95份。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3份,强碱13份,高碘酸钾7份,邻二氮菲4份,邻苯二甲酸氢钾6份,无机盐7份,糖类16份及水92份。
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或氯化钾。
所述糖类为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气体通入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中,以每分钟升温2~3℃的速度升温至40~45℃,保温25~30min,观察颜色变化。
当空气中甲醛浓度值高于0.10mg/m3时,溶液变成紫红色;当空气中甲醛浓度值低于0.10mg/m3时,溶液不变色。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检测甲醛是否超标只需1.8~2.1min,而按照GB/T 29121-1998的方法检测需要3.2min,本发明的检测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亚硝酸盐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0份,强碱10份,高碘酸钾5份,邻二氮菲3份,邻苯二甲酸氢钾4份,无机盐5份,糖类10份及水80份。
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
所述糖类为葡萄糖。
上述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气体通入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中,以每分钟升温2℃的速度升温至40℃,保温25min,观察颜色变化。
实施例2
一种亚硝酸盐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2份,强碱12份,高碘酸钾7份,邻二氮菲3份,邻苯二甲酸氢钾5份,无机盐7份,糖类15份及水90份。
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钾。
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钾。
所述糖类为果糖。
上述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气体通入空气中甲醛检测试剂中,以每分钟升温2℃的速度升温至40℃,保温25min,观察颜色变化。
实施例3
一种亚硝酸盐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23份,强碱13份,高碘酸钾7份,邻二氮菲4份,邻苯二甲酸氢钾6份,无机盐7份,糖类16份及水92份。
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锂。
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钠。
所述糖类为乳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