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5232.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英;强睿斌;吴红英;胡中爱;张子瑜;董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30;H01G11/46;H01G11/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锰 碳微球 复合材料 制备 及其 作为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应用 | ||
1.一种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先通过水热法制得纳米碳微球,再通过原位自组装法使碳微球与二氧化锰复合而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纳米碳微球的制备:将葡萄糖粉充分溶于去离子水中,于160~200℃下水热反应12~24h;冷却到室温后,抽滤,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即得纳米碳微球;
(2)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纳米碳微球和KMnO4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加入浓硫酸使反应体系的pH=1~2;然后在油浴下加热至75~90℃,回流0.5~1.5h;待反应体系冷却到室温后,抽滤,产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即得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复合材料。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碳微球和KMnO4的质量比为1:8~1:9。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在60~70℃下真空干燥8~1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和乙炔黑混合均匀后分散于Nafion溶液中,超声20~50min后,将混合液均匀涂覆于玻碳电极上,自然晾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与乙炔黑的质量比为6.0:1~6.5: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分散于Nafion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和乙炔黑的质量浓度为5.5~6.0mg/m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锰/碳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涂覆于玻碳电极上混合液的量为23.5~26.5uL/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2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光显示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细胞破壁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