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混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5777.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圣杰;孙彬钟;曾耀霆;吕适任;吴忠儒;黄健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混合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体混合结构,其适于混合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流体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流道、混合凹槽、第一挡块、多个第二挡块以及第二流道。混合凹槽连通至该第一流道。第一挡块配置于混合凹槽内,以使该混合凹槽构成环状流道。第二挡块配置于混合凹槽的环状流道内。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在环状流道中混合成混合液体。第二流道连通至混合凹槽。混合液体经由第二流道流出混合凹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混合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液体的流体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小化的生化分析系统已在积极的发展中,许多微小化的检测装置也已经被应用于各种不同检测装置中。微小化对生化分析系统的好处包括分析快速、定量准确、试样所需量低以及节省空间等等优点,因而许多的检测装置都逐渐的朝微小化发展,甚至是整合在单一模块上。
目前的生化分析系统中,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可以在微流道(micro-channel)结构进行混合后,便流入生物芯片以检测其生物特性。其中,微流道结构可以依据需求设计,以使微量的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在通过微流道结构时产生混合或分离部分成分。然而,受限于微流道的尺寸,当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的雷诺数(Reynolds number)较低时,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不易在微流道中通过流动而混合均匀,此状况将造成后续通过生物芯片检测混合液体所得的检测结果失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混合结构,适用于均匀混合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流体混合结构适于混合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流体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流道、混合凹槽、第一挡块、多个第二挡块以及第二流道。混合凹槽连通至第一流道。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经由第一流道流入混合凹槽。第一挡块配置于混合凹槽内,以使混合凹槽通过第一挡块构成环状流道。第二挡块配置于环状流道内。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在环状流道中混合成混合液体。第二流道连通至混合凹槽。混合液体经由第二流道流出混合凹槽。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流体混合结构中,第一流道、混合凹槽以及第二流道彼此连通,其中第一挡块配置于混合凹槽内,以使混合凹槽通过第一挡块构成环状流道,且第二挡块配置于环状流道内。如此,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经由第一流道流入混合凹槽,并在混合凹槽内混合成混合液体之后经由第二流道流出混合凹槽。由此,试剂液体与试样液体在环状流道内受到第二挡块的扰动,以提高混合的均匀度。据此,本发明的流体混合结构适用于均匀混合试样液体与试剂液体。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体混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流体混合结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流体混合结构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流体混合结构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流体混合结构
102、104:夹板
110:容置凹槽
120:第三流道
130:混合凹槽
140:第二流道
150:第一流道
160:液体采集器
162:通孔
164:通道
170a:第一挡块
170b:第二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轴向近似梯度静应力的加载实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金相试样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