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公用表数据存取效率的方法以及公用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6587.8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魏萍;徐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公用 数据 存取 效率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用表,包括:CPU,用于计算和处理表对能耗的测量数据;耦接所述CPU的一个NVM,被配置为存储第一数据部分;以及耦接所述CPU的至少一个MTP,被配置为存储第二数据部分,其中所述CPU被配置为设置至少一个时间间隔来控制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第二数据部分的存储次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用表,尤其是电表、水表或热表,用于测量公用能耗(例如水、电、热暖等),特定地涉及公用表的能耗数据存储技术。
背景技术
大容量FLASH是目前仪器仪表上广泛使用的廉价非易失存储器(NVM),但FLASH的最大缺陷是擦写次数受限,一般FLASH只有10万次的擦写次数——有的型号可能更低,超过其允许擦写次数,器件就会发生损坏。针对FLASH的特性,常规技术中的做法一般有:采用文件操作系统,例如JFFS2、YAFFS2、UBI等嵌入式文件系统,这些文件系统具备负载均衡功能,能够合理动态分配存储空间,从而避免将某文件写到固定地址,由此均衡整个芯片的擦写次数。这样做,可以提高整机的寿命,但对于更频繁的操作,也是无能为力。
在电力线交流电源有电时,将所要存储的数据保存到RAM中,积累到一定的时间,再将数据转存到 FLASH中。这样操作,在不停电时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大大减少对FLASH的擦写次数。目前多数仪器仪表采用电池或大容量电容作为备用电源,在检测到交流停电后,通过备用电源将数据保存到FLASH中。这样做看似没有问题,但在电池失效或电容电量不够时,停电转存数据时就会出现数据转存不全或无法转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表用存储介质,电气耦接表内部的CPU以存储来自其中的处理数据,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和可无限次擦写存储器(MTP),所述NVM通过并行串口交换处理数据,所述MTP通过SPI接口交换处理数据,其中所述NVM被配置为存储第一数据部分,所述MTP被配置为存储第二数据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包含有电压合格率、电功率,所述第二数据部分包含电量、时钟CLK。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VM选用FLASH单元,所述MTP选用FRAM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PU被配置为:在一个第一时间间隔T1以外,将第一数据部分写入NVM中;在此第一时间间隔T1以内,将第二数据部分写入MTP中。
进一步地,在一个第一时间间隔T1以外的第二时间间隔T2内,将存储于MTP中的第二数据部分进行提取,写入所述的NVM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PU被配置为:在一个第一时间间隔T1以外,将第一数据部分和第二数据部分分别写入所述的NVM中;在此第一时间间隔T1以内,将第二数据部分写入MTP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PU被配置为:在一个第一时间间隔T1以外的第三时间周期间隔T3内,将存储于所述的NVM中的第一数据部分与第二数据部分根据预设的时钟CLK进行合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PU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时间周期间隔T3以外,删除MTP中的第二数据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公用表,包括:CPU,用于计算和处理表对能耗的测量数据;耦接所述CPU的一个NVM,被配置为存储第一数据部分;以及耦接所述CPU的至少一个MTP,被配置为存储第二数据部分,其中所述CPU被配置为设置至少一个时间间隔来控制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第二数据部分的存储次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包含有电压合格率、电功率,所述第二数据部分包含电量、时钟CL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布衣柜的可调带锥度圆形快速接头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可移动升降椅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