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7566.8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8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雷磊;王志军;房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白莹,栗若木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数据传输 服务质量 保障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交易系统、股票买卖、互联网金融、视频会议等关键数据需要底层网络提供低延时、稳定带宽的网络服务,需要严格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
当前,为了解决关键业务的端到端网络QoS保障问题,多采用面向转发网络路径建立虚拟链路,即由业务的拥有者/使用者或委托人申请建立一条端到端的虚拟链路,该虚拟链路理论上可为上层应用提供专线质量的网络传输服务。虽然该虚拟链路构建在包交换网络之上,但是,使用上具备电路交换的特性,其带宽通常是预先设定的。
此外,很多集团客户以套餐形式批量从运营商购买网络资源,用于支撑视频会议等应用,但是这些应用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如视频会议和交易系统就属于关键业务,需要提供端到端的网络QoS保障,但是,这些集团客户缺乏面向应用的级别划分与权限分配系统。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为数据传输提供弹性和灵活的资源配置支持,从而更好地为数据传输提供了服务质量保障。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包括:预先建立包括虚拟用户、虚拟用户组和虚拟租户的虚拟用户分级模型,其中同类型的虚拟用户形成虚拟用户组,所有虚拟用户的集合形成虚拟租户,虚拟用户组是虚拟租户的子集;预先将应用映射为虚拟用户,根据应用的属性设置虚拟用户的属性,所述虚拟用户的属性包括优先级向量;当虚拟用户的优先级向量设置为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时,如果所述虚拟用户对应的应用没有可用资源时,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同类型的应用形成应用组,将应用组映射为虚拟用户组,根据应用组的属性设置虚拟用户组的属性,所述虚拟用户的属性包括优先级向量;所述优先级向量的优先级矩阵为:p=(p0,p1,…,pk);其中,p0代表是否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当p0设置为第一值时,表示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当p0设置为第二值时,表示没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用户和虚拟用户组的属性还包括:配额、余额和资源消耗;所述虚拟用户对应的应用没有可用资源包括:如果所述余额小于运行应用的资源消耗,或者所述配额小于运行应用的资源消耗,则虚拟用户对应的应用没有可用带宽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用户和虚拟用户组的属性还包括:升级次数;在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之前,还包括:确定虚拟用户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所述确定虚拟用户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包括:所述优先级向量设置为有权限动态升级带宽,或者,所述优先级向量设置为有权限动态升级带宽且所述升级次数中有剩余次数,则确定虚拟用户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用户和虚拟用户组的属性还包括:升级粒度;所述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升级粒度,在所述配额和余额增加分配的升级资源;所述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后,还包括:在所述升级次数中减一。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关键应用和/或预先设置应用的优先级;确定所述虚拟用户对应的应用是关键应用后,再确定虚拟用户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所述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应用的优先级,分配升级带宽。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服务质量保障的装置,包括: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包括虚拟用户、虚拟用户组和虚拟租户的虚拟用户分级模型,其中同类型的虚拟用户形成虚拟用户组,所有虚拟用户的集合形成虚拟租户,虚拟用户组是虚拟租户的子集;映射模块,用于预先将应用映射为虚拟用户;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应用的属性设置虚拟用户的属性,所述虚拟用户的属性包括优先级向量;分配模块,用于当虚拟用户的优先级向量设置为有权限动态升级资源时,如果所述虚拟用户对应的应用没有可用资源时,为所述虚拟用户分配升级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7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