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7786.0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段伟;凌青海;刘维;雷建林;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5/08 | 分类号: | F16L15/08;F16L15/04;F16L33/24;F16L5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节流 元件 螺栓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
背景技术
过油(水、气)螺栓用来密封发动机上燃油、机油、水、气管道上的螺纹通孔。目前,过油螺栓通常与具有内螺纹的过油接头配合使用,过油接头内部具有一定空间的腔体,在使用中,液体先进入该腔体内在通过过油螺栓的过油孔进入到过油螺栓内,现有过油螺栓的过油孔通常为圆孔,液体到达该腔体后,由于流通截面与流向的改变,液体在该腔体内会产生较大的冲力,从而造成汽蚀、闪蒸、振动和噪音问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控制通过过油螺栓连接副的油液的流速,以解决过油螺栓内汽蚀、闪蒸、振动和噪音问题,提高过油螺栓使用寿命以及改善发动机NVH性能的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控制通过过油螺栓连接副的油液的流速,以解决过油螺栓内汽蚀、闪蒸、振动和噪音问题,提高过油螺栓使用寿命以及改善发动机NVH性能的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
本发明的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包括过油螺栓和与所述过油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过油接头,所述过油螺栓的螺杆沿轴向设有过油道且螺杆侧壁设有与该过油道连通的迷宫状节流孔;
进一步,所述迷宫状过油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主流道一端与过油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分流道与过油螺栓外侧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油接头包括桶形接头本体,所述过油接头本体两端设有与过油螺栓配合的螺孔,所述过油接头内部设有桶形过油腔且该过油腔的最小内径大于螺孔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沿过油螺栓径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进一步,所述桶形接头本体侧壁设有用于与油管插接的过油插孔;
进一步,所述过油插孔为外侧内径大于内侧内径的锥形孔;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内设有有节流元件;
进一步,所述过油接头与过油螺栓头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到过油螺栓螺杆底部的距离大于过油腔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具有节流元件的螺栓连接副,过油螺栓侧壁设有迷宫式节流孔并通过该迷宫式节流孔连通过油螺纹外与过油螺栓内的过油道,迷宫式节流孔的流通路径为迷宫状,即其流通路径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弯部,来自过油螺栓外的油液通过该迷宫式节流孔进入过油道内,在经过这些弯折部时,油液的流向将会改变,进而实现节流效果,使油液的流速得到一定控制,避免过油螺栓内出现汽蚀、闪蒸、振动和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过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过油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从动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主动轴的断面图,本实施例的节流式过油螺栓8连接副,包括过油螺栓8和与所述过油螺栓8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过油接头,所述过油螺栓8的螺杆9沿轴向设有过油道11且螺杆9侧壁设有与该过油道11连通的迷宫状节流孔,迷宫式节流孔的流通路径为迷宫状,即其流通路径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弯部,来自过油螺栓8外的油液通过该迷宫式节流孔进入过油道11内,在经过这些弯折部时,油液的流向将会改变,进而实现节流效果,使油液的流速得到一定控制,避免过油螺栓8内出现汽蚀、闪蒸、振动和噪音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迷宫状过油孔7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主流道10和多个分流道12,主流道10一端与过油道11连通,另一端通过分流道12与过油螺栓8外侧连通,油液在在主流道10与分流道12的交汇处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介质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油接头包括桶形接头本体,所述过油接头本体5两端设有与过油螺栓8配合的螺孔3,所述过油接头内部设有桶形过油腔4且该过油腔4的最小内径大于螺孔3的直径,该过油腔4的内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过油腔4为中间内径大,两端内径小的桶形内腔,相比现有的圆柱形内腔而言,这种桶形内腔的内表面表面积较大,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液体对过油接头内腔的压强,另一方面,桶形内腔的弧形内表面能够有效消减液体的冲击作用,大大提高过油接头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7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单面拆卸的过板管路连接接头
- 下一篇:连续针织复合拉绕玻璃钢管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