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电缆的导通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8177.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电缆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载电缆的导通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飞机总装阶段,机载电缆在安装部署到飞机上后,需要对机载电缆进行导通测试,以确保在接入机载设备之前,完成安装的机载电缆没有发生损坏。
按照总装流程,机载电缆会首先被部署并固定到飞机机身内部,再进行导通测试和绝缘测试,此时由于电缆已经部署安装完毕,位置固定无法移动,因此只进行端到端的完整通路测试。而由于机载电缆两端的接插件可能距离较远,一些在机载电缆生产线上使用的测试设备不能用来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方法为两名试验人员为一组,使用长导线、电池、指示灯组成一个简单的回路,两人分别位于安装好的机载电缆的两端,将长导线的两端同时连接机载电缆两端的航空接插件内的同一线芯,然后通过对讲机沟通确认指示灯是否点亮,来人工测试机载电缆的端到端通路是否正常导通。
但是,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整个飞机的机载电缆具有数千上万根线芯,全部进行导通测试是很庞大的工作,而现有的机载电缆的测试方法完全依赖人工,效率低下,步骤繁琐,且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载电缆的导通测试装置及方法,以实现在机载电缆已经在飞机上安装部署完毕的限制条件下,对机载电缆进行快速简单、高可靠性的导通测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载电缆的导通测试装置,用于对总装完成的机载电缆进行导通测试,包括:
输出端插接件、输入端插接件和测试主机;
所述输出端插接件和输入端插接件可分别与待测机载电缆两端的电缆插接件连接,所述输出端插接件中的多条芯线与所述待测机载电缆中的多条芯线一一对应,且所述输入端插接件中的多条芯线与所述待测机载电缆中的多条芯线一一对应;
所述测试主机中设置有多条测试电路和控制器;
每条测试电路均由输出端、继电器、电源模块、测试电阻、输入端依次串联组成,所述多条测试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端插接件中的多条芯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端插接件中的多条芯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启动导通测试时,按照预设顺序控制所述多条测试电路中的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使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并检测处于闭合状态的继电器所在的测试电路中是否存在回路电流,如果存在,则判定所述待测机载电缆中与处于闭合状态的继电器所在的测试电路相连接的芯线导通,否则不导通。
优选地,还包括:
自检插接件,所述自检插接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输入端插接件连接,所述自检插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输出端插接件连接;
则,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端插接件与所述输出端插接件连接后,按照预置的自检程序控制所述多条测试电路中的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使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并检测处于闭合状态的继电器所在的测试电路中是否存在回路电流,如果存在,则判定处于闭合状态的继电器所在的测试电路导通,否则不导通。
优选地,还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和以太网接口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与所述测试主机中的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接收待测机载电缆的芯线表信息并通过所述芯线表信息生成测试序列,所述测试序列中包含控制所述多条测试电路中的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的预设顺序;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生成的测试序列转换为所述控制器可以识别的以太网报文,并将所述以太网报文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处于闭合状态的继电器所在的测试电路中是否存在回路电流后,将检测结果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人机交互模块;
则,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控制器的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