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养藏鸡鸡舍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8673.2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龙;朱庆;李地艳;张学友;苏园;李思辰;余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1/16 | 分类号: | A01K31/16;A01K3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养 鸡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舍,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放养藏鸡的鸡舍。
背景技术
藏鸡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甘孜阿坝、云南迪庆等地,是《中国家禽品种志》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品种。目前,藏鸡绝大部分采用放养的养殖方式进行人工养殖,藏鸡白天活动于室外活动场,夜晚栖息在房顶、屋舍高处、简易栖息支架或鸡舍地面上,使藏鸡常接触粪污、常处在相对潮湿的环境里,致使藏鸡容易感染球虫病。另外,放养藏鸡一般在屋舍角落、野外或在人工制作的简易产蛋窝产蛋,所产的蛋不容易找到且很容易被泥土、粪污等污染,也容易破碎。此外,由于藏鸡善飞、善奔跑,在白天很难将藏鸡抓到,严重影响了养殖户卖鸡或者给鸡打疫苗等工作。目前还没有较为专业的、能够满足藏鸡习性、供放养藏鸡使用的鸡舍。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放养藏鸡鸡舍,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放养藏鸡鸡舍,包括舍体,所述舍体侧壁设有窗户,窗户内侧设置黑色遮阳网,遮阳网外侧设置铁丝网,在舍体内设有产蛋箱、食槽和栖息架,栖息架下方铺设用于发酵鸡粪的垫料。
作为优选,所述食槽沿舍体轴线纵向设置在中间位置,在食槽前方或/和后方设置产蛋箱,栖息架沿舍体内壁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舍体外壁设置有离地产蛋箱。
作为优选,所述产蛋箱包括2层以上的箱体,箱体顶部有顶盖,顶盖边沿向箱体顶部边缘外延伸出一段延伸部,箱体正面和背面开设相对的箱门,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为2个产蛋窝,在箱门处横向设置挡条。
作为优选,所述箱门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踏板。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暖色调装饰层。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表面的装饰层是由不同颜色的装饰条相间排列而成,所述箱体内表面的装饰层是由不同颜色的方形装饰块相间铺设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食槽中间沿长度方向设置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栖息架包括立柱、栖息条和连接条,若干栖息条平行等间隔布置并由连接条连接在一起,立柱固定在连接条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栖息架下方设置围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符合藏鸡习性,能够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应用;
2.便于规范化管理,易消毒、清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3.藏鸡能在产蛋箱中产蛋,而产蛋箱中干燥、阴凉,为藏鸡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产蛋环境,提高产蛋率;
4.便于利用藏鸡夜盲症的特点,白天可在封闭的、黑暗的舍体内利用手电筒瞬间光源抓取藏鸡;
5.设置有栖息架,符合藏鸡喜欢栖息高处的习性,藏鸡和粪污隔离,也便于统一收集鸡粪;
6.栖息架、产蛋箱等离地,栖息架下采用干撒式垫料发酵鸡粪等设置使得舍内环境干燥,降低了鸡接触鸡粪、在潮湿环境中感染球虫病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布置图;
图2是图1中去掉栖息架和围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产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产蛋箱的左视图;
图6是产蛋箱与食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7是图1中栖息架的正视图;
图8是图1中栖息架的侧视图;
图9是图1中食槽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放养藏鸡鸡舍,包括舍体1,该舍体1具有封闭的空间,在舍体1一侧设置可开闭的舍门2,所述舍体1侧壁设有窗户(图中未画出),窗户内侧设置黑色遮阳网,遮阳网外侧设置铁丝网,防止藏鸡通过窗户进入栖息架5下方的粪污区。舍体1内中间位置沿轴线纵向设置产蛋箱3,在产蛋箱3前方和后方设置食槽4,并在食槽4上方的舍体1顶部设置光源。沿舍体1内壁设置栖息架5,栖息架5下方铺设用于发酵鸡粪的干撒式垫料,设有舍门2的一侧不设置栖息架5。
为了方便在舍体1外活动的藏鸡产蛋,在舍体1外壁也设置有产蛋箱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