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安塞曲匹中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9727.7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雷正;李海德;李利锋;钟美金;刁展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225 | 分类号: | C07C43/225;C07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安塞 中间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安塞曲匹中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默克正在研发的安塞曲匹(Anacetrapib),研发代码为c-6100,MK-0859,MK-859;CAS号为875446-37-0,其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安塞曲匹是一种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并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可以潜在治疗血脂异常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PCT申请WO 20070055722报道了安塞曲匹的制备方法,其中2-氟-4-甲氧基-1-异丙基苯,式(II)所示化合物是安塞曲匹的合成工艺中一个关键中间体,
现已报导的合成方法基本都是将式(III)所示化合物苄位的羟基在还原条件下还原为烷烃而得到2-氟-4-甲氧基-1-异丙基苯,
还原条件主要有:方法1.浓盐酸和醇类溶剂,Pd/C氢化还原,如WO 20120851332报道的方法;方法2.在三氟乙酸强酸存在条件下,用二甲基硅醚还原如US7863307的方法;方法3.三乙胺,甲磺酰氯条件下先脱掉羟基成烯后,再用钯碳还原,如Smith,等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54(13),4880-4895;2011所报道;方法4.甲醇为溶剂,Pd/C催化氢化,如WO2013066768的方法。
方法1用到的浓盐酸会腐蚀高压反应釜,不利于大生产;方法2同样用到了强腐蚀性的三氟乙酸,不适合用于大生产;方法3虽然条件温和,但是反应必须分两步进行,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报道的方法4:以甲醇为溶剂,Pd/C催化氢化,但是经过我们验证,工艺不稳定,会出现反应物反应不完全的现象,且补加催化剂升高反应温度都没有改善。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避免强酸等腐蚀性试剂如采用HCl、三氟乙酸。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为简化反应操作、缩短反应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为提高工艺稳定性,使反应物料彻底反应,提高收率。
总之,本申请的最终目的是开发了一种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工艺稳定的制备氟-4-甲氧基-1-异丙基苯,式(II)所示化合物的工艺。
一种制备氟-4-甲氧基-1-异丙基苯,式(I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其包括:将2-(2-氟-4-甲氧基苯基)丙烷-2-醇,式(III)所示化合物溶解于氯仿、质子溶剂或其混合溶剂中,加入Pd/C,通入氢气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质子溶剂为乙酸、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乙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甲醇。所述混合溶剂中氯仿与质子溶剂体积比为1:4至2:1,在某些实施例中,氯仿与质子溶剂的体积比为1:2。所述氯仿、质子溶剂或其混合溶剂的体积与2-(2-氟-4-甲氧基苯基)丙烷-2-醇的重量之比(ml/g)为3ml/g至1ml/g,在某些实施例中为1.5ml/g。
所述还原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0-80℃,在某些实施例中为50℃。
在一些实施例中,22g的2-(2-氟-4-甲氧基苯基)丙烷-2-醇溶解在33ml甲醇和氯仿(V/V 2: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2g的Pd/C,氢气置换3~5次,充入1-3MPa H2,升温至40-80℃,搅拌24h,HPLC监控,反应完毕,过滤除去Pd/C后,滤液浓缩后即得2-氟-4-甲氧基-1-异丙基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温下,将22g的2-(2-氟-4-甲氧基苯基)-2-异丙醇溶解在33ml氯仿中,加入1.02g的Pd/C,氢气置换3~5次,充入1-3MPa H2,升温至40℃搅拌24h,HPLC监控,反应完毕,过滤除去Pd/C后,滤液浓缩后即得2-(2-氟-4-甲氧基苯基)异丙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温下,将22g的2-(2-氟-4-甲氧基苯基)-2-异丙醇溶解在33ml乙酸中,加入1.02g的Pd/C,氢气置换3~5次,充入1-3MPa H2,升温至80℃搅拌24h,HPLC监控,反应完毕,过滤除去Pd/C后,滤液浓缩脱溶后即得2-(2-氟-4-甲氧基苯基)异丙烷。
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9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