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廓具有复合斜面的立体型面的铣削精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9751.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兵;李文龙;赵凯;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廓 具有 复合 斜面 立体 铣削 精加工 方法 | ||
1.一种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通过前一个工件的铣削精加工获得该类工件由让刀产生的加工误差并进而对后一个工件进行补偿,从而克服难立体型面件表面的加工中由于主轴让刀或工件刚性不足带来的加工误差,实现对该类零件的精确加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装夹立体型面工件,并对加工表面进行逐层铣削加工,其中包括最后利用精加工刀具进行精加工,以获得加工后的工件轮廓,且该步骤中切削行距根据斜面切削横向粗糙度确定;
(2)对加工后的工件轮廓进行误差检测,即在切削行距方向上依次在加工面上的多个切削行处分别设置检测点,利用测头对所述各检测点进行检测,获得各检测点处由于让刀产生的实际检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进而获得各检测点的实际轮廓检测误差;
(3)换装相同类型的另一个工件,并对其完成精加工前的各种加工工序;
(4)对该工件进行精加工,即选用精加工刀具并按照与前一个工件的加工参数一致的加工方式进行精加工,并在加工到所述各检测点时利用上述实际轮廓检测误差进行相应的刀具补偿,从而实现对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切削行距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αe为切削行宽,R为刀具半径,Ra为表面粗糙度,α为加工表面与基准面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中,各检测点的所述实际轮廓检测误差δ′为:
δ′=δ-δ0
其中,δ为测头测量显示值,δ0为检测实际理论值与理论值的误差,δ0=r/cosα-r,r为测头测球半径,α为加工表面与基准面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每个切削行上可设置多个不同的检测点,各检测点优选位于设置在该切削行处的表面轮廓横截面上的各轮廓线交点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型面件侧壁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检测点所在的各切削行在型面上沿行距方向上距离相等,以将检测点在切削路径上平均分布。
6.一种立体型面件的铣削精加工方法,其通过对工件的铣削半精加工中获得该类工件由由于刀具磨损产生的加工误差并进而在后续的精加工中采用相同的刀具并进行补偿,从而克服立体型面件的表面加工中由于刀具磨损带来的加工误差,实现对该类零件的精确加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用粗加工刀具逐层粗铣加工工件表面轮廓,并预留铣加工余量;
(2)用半精加工刀具继续铣削加工轮廓,并预留铣加工余量;
(3)对半精加工后的工件轮廓进行误差检测,即在切削行距方向上依次在加工面上的多个切削行处分别设置检测点,利用测头对所述各检测点进行检测,获得各检测点处由于刀具磨损而产生的实际检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进而获得各检测点的实际轮廓检测误差;
(4)用另一把与半精加工一致的精加工刀具对上述工件进行轮廓精加工,且加工参数与半精加工一致,并在加工到所述各检测点时利用上述实际轮廓检测误差进行相应地补偿,从而实现对立体型面件的铣削精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97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