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NaY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0147.X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臧甲忠;徐振领;于海斌;吴青;刘冠锋;苑少军;南军;张景成;王春雷;王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22 | 分类号: | C01B39/22;C10G45/54;B01J29/12;B01J29/16;B01J3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李婉婉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nay 分子筛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载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NaY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含有该改性NaY分子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和应用,改性Na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aY分子筛与有机酸在含水溶剂中接触,得到改性NaY分子筛,其中,所述改性NaY分子筛的孔道口的形状为喇叭状。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改性NaY分子筛,由于其孔道口为喇叭口状,减少了堵塞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改性NaY分子筛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载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性NaY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改性NaY分子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以及改性NaY分子筛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在单环芳烃加氢轻质化和重芳烃烷基转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联合开发了劣质催柴生产低碳芳烃的成套工艺和催化剂,劣质催柴通过多环芳烃深度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脱除硫氮,并使多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而单环芳烃不被加氢饱和,产物中218~280℃的馏分硫氮含量低,且以单环芳烃为主,单环芳烃主要包括烷基苯、烷基茚满类、烷基四氢萘类,这些单环芳烃需采用断链能力较强的分子筛催化剂进一步实现其开环和侧链断裂以实现轻质化的目的,但是烷基茚满类、烷基四氢萘类容易在催化剂上产生积炭。
而对于C10+重芳烃组成复杂,现存烷基转移催化剂主要针对C9芳烃,对C10+重芳烃的活性不高,C10+重芳烃中的茚满衍生物、萘衍生物和联苯衍生物容易在催化剂上产生积碳。
这些积碳的产生容易使催化剂载体分子筛的孔道易堵塞,导致催化剂失活,从而缩短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NaY分子筛载体中,分子筛载体易于堵塞,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改性的Na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含有该改性NaY分子筛的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NaY分子筛的孔道大大的影响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将NaY分子筛与有机酸进行接触反应,使得改性NaY分子筛的孔道口被处理成喇叭口状,从而大大减少了孔道被堵的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进一步发现,在NaY分子筛的合成过程中,添加少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得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改性分子筛用于作为载体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寿命更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Na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NaY分子筛与有机酸在含水溶剂中接触,得到改性NaY分子筛,其中,所述改性NaY分子筛的孔道口的形状为喇叭状。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到的改性NaY分子筛。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本发明的改性NaY分子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改性NaY分子筛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用载体在单环芳烃加氢轻质化和重芳烃烷基转移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改性NaY分子筛,由于其孔道口为喇叭口状,减少了堵塞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改性NaY分子筛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0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