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感染的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0795.5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曾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贵华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61K31/517;A61P31/14;A61P35/00;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4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作抗感染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黄病毒科家族至少包括3个不同的属:瘟病毒属,它可导致牛和猪的疾病;黄病毒属,它是导致例如登革热和黄热病的疾病的主要原因;丙型肝炎病毒属,其唯一成员是HCV。黄病毒属包括大于68个成员,基于血清学关联性分组(Calisher等,J.Gen.Virol,1993,70,37-43)。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包括发热、脑炎和出血热(野外病毒学(Fields Virology),编者:Fields,B.N.,Knipe,D.M.和Howley,P.M.,Lippincott-Raven出版社,Philadelphia,PA,1996,第31章,931-959)。全球关心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黄病毒属包括登革出血热病毒(DHF)、黄热病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休克综合症和日本脑炎病毒(Halstead,S.B.,Rev.Infect.Dis.,1984,6,251-264;Halstead,S.B.,Science,239:476-481,1988;Monath,T.P.,New Eng.J.Med.,1988,319,641-643).
瘟病毒属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霍乱病毒(CSFV,也称为猪瘟病毒)和绵羊瘟病毒(BDV)(Moennig,V.等,Adv.Vir.Res.1992,41,53-98)。家畜(牛、猪和羊)瘟病毒感染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损失。BVDV导致牛的 粘膜病且对于家畜工业具有显著的经济重要性(Meyers,G.和Thiel,H.-J.,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1996,47,53-118;Moennig V.等,Adv.Vir.Res.1992,41,53-98)。尚未像动物瘟病毒那样
全面了解人瘟病毒。然而,血清学研究显示人中有相当多的瘟病毒接触。
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黄病毒科家族内紧密相关的病毒属。本家族内其它紧密相关的病毒包括GB病毒A、GB病毒A-类似物、GB病毒B和GB病毒C(也称为G型肝炎病毒,HGV)。丙型肝炎病毒属(丙型肝炎病毒;HCV)包括许多可感染人体的紧密相关但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大约有6种HCV基因型和大于50种亚型。HCV是导致全球范围内肝炎的主要原因。大多数HCV感染是永久性的且大约75%的情况将发展为慢性肝病。慢性HCV感染可导致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衰竭。由于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相似性,而丙型肝炎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很难有效生长,所以,在HCV病毒研究中常常使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代用品。
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构成非常相似。这些正链RNA病毒具有单个大的开放式读码框(ORF),编码所有病毒复制所需的病毒蛋白。这些蛋白表达为多聚蛋白,多聚蛋白被细胞和病毒编码的蛋白水解酶同时翻译加工或翻译后加工,产生成熟的病毒蛋白。负责病毒基因组RNA复制的病毒蛋白位于ORF的羧基末端的大约的三分之二以内,称为非结构(NS)蛋白。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ORF非结构蛋白部分的基因构成和多聚蛋白加工非常相似。对于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从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域的氨基末端到ORF的羧基末端的连续序列,成熟非结构(NS)蛋白包含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
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NS蛋白含有相同的具有特殊蛋白质功能特征的序列区域。例如,两种病毒的NS3蛋白都含有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和解旋酶特征的氨基酸序列基元(Gorbalenya等,(1988)Nature333:22;Bazan和Fletterick(1989)Virology 171:637-639;Gorbalenya等,(1989)Nucleic Acid Res.17.3889-3897)。相似地,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NS5B蛋白都含有具有 RNA介导的RNA聚合酶特征的基元(Koonin,E.V.和Dolja,V.V.(1993)Crit.Rev.Biochem.Molec.Biol.28:375-4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贵华,未经曾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0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