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1026.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敏富;胡清华;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欧博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通信 节点 消息 撤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息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
背景技术
消息撤回是消息发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在发现发送的消息有误时需要及时将消息撤回,目前常见的是针对两个之间通信的终端或节点之间的消息撤回。
申请号“200510121268.1”发明名称“一种撤回即时通信消息的方法及即时通信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即时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撤回即时通信消息的方法及即时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设置即时通信消息的唯一识别码;B.消息撤回客户端向消息接收端发送消息撤回指令,所述消息撤回指令中携带有待撤回消息的唯一识别码;C.消息接收端根据所述消息撤回指令,删除所述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待撤回消息的本地存储记录。利用本发明可以撤回用户误发的即时通信消息,有效解决因消息误发给用户带来的通信不便和可能造成的损害,从而增强了用户的即时通信质量。
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即时通信消息的唯一识别码,通过删除所述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待撤回消息的本地存储记录来有效解决因消息误发给用户带来的通信不便和可能造成的损害,从而增强了用户的即时通信质量。
但是对于非直接通信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递过程中消息撤回,由于在传递路径中包含若干个中间节点,如何在非直接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消息撤回通过上述方法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该方法用于实现非直接通信节点之间通过选定的消息传递路径,判断消息传递路径的中间节点是否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反馈消息来确定消息是否可以撤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节点间的通信网络图,其中,通信网络图中采用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节点之间可相互通信;
步骤2、判断目的节点与源节点是否直接通信,若直接通信则不处理,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获取通信网络图中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所有消息传递路径,选取中间节点数最少的消息传递路径作为消息传递路径;
步骤4、源节点将携带的消息通过消息传递路径传递给目的节点,当源节点需要撤回该消息时,判断消息传递路径的中间节点是否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反馈消息,若收到,则表示该消息成功传递无法撤回;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源节点发送消息撤回请求至当前消息所在节点,该节点将待传送消息删除并向源节点发送消息已删除的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中,所有节点均具有接收和发送消息的功能。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中,所有节点在收到消息与发送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0.5s。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中,所有节点在收到消息与发送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3s。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中,所有节点在收到消息与发送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4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构建节点间的通信网路图来获取节点间之间的通信情况。
(2)选取中间节点数最少的消息传递路径作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消息传递的最优路径,提高了传递效率。
(3)通过判断消息传递路径的中间节点是否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反馈消息来确定当前消息是否处于可撤回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发送消息撤回请求,通过预先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消息撤回请求的发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节点间的通信网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非直接通信节点间的消息撤回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节点间的通信网络图,其中,通信网络图中采用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节点之间可相互通信;
步骤2、判断目的节点与源节点是否直接通信,若直接通信则不处理,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获取通信网络图中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所有消息传递路径,选取中间节点数最少的消息传递路径作为消息传递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欧博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欧博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1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