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浆泵轴承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1160.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红;马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仁博铸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 | 分类号: | F04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浆泵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泥浆泵,特别是一种泥浆泵轴承箱。
背景技术
泥浆泵是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常用机械,它在桩基成孔过程中输送泥浆或使泥浆循环,起护壁、冷却、清渣等作用。3PN型泥浆泵是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泥浆泵,它通过涡轮的高速旋转,将浆液从泥浆池吸入蜗壳内,通过涡轮的离心力作用,将吸入的泥浆甩出,经泥浆管送入孔内。因而,具有功效高、操作简便、流量大等优点。
型泥浆泵一般采用立式安装,通过三脚架支撑,利用手拉葫芦悬挂在泥浆池上。由于施工过程中,泥浆池的液面随成孔深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需要操作人员经常通过手拉葫芦调整泥浆泵的高度,使吸进泥浆泵的蜗壳一直处于泥浆液面以下。由于常用的3PN泥浆泵下端轴承箱采用骨架油封进行密封,当液面
上涨时,在设备高速运转情况下不能对泥浆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若此时操作人员未及时调整泥浆泵的高度,泥浆面没过轴承箱的下端,泥浆会迅速侵入轴承箱,导致轴承损坏,使得泥浆泵无法正常运转。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3PN泥浆泵轴承箱密封装置[申请号:201120077517.2;授权公告号:CN202056087U],它包括轴承箱,轴承箱内通过轴承设有主轴,所述的轴承箱上端位于主轴外侧设有盘根填料密封装置,所述的盘根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固定端,固定端与轴承箱固接,固定端和主轴之间设有密封盘根,固定端上端设有压盖。
上述的轴承箱密封装置通过在轴承箱下端固定一盘根填料密封装置来解决轴承箱进泥的问题。当泥浆泵在移动时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的,这就可能导致轴承箱和盘根填料密封装置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泥浆面下方,使泥浆通过两者的连接缝迅速侵入轴承箱,导致轴承损坏,使得泥浆泵无法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封效果好、工作稳定的泥浆泵轴承箱。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泥浆泵轴承箱,包括均呈筒状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的右壳体内设有使其与主轴连接密封的密封结构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壳体靠近左壳体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左壳体内端呈圆筒状且该左壳体内端插接在所述的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左壳体与所述的右壳体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结构二,所述的左壳体外端伸出环形凹槽且该外端外侧壁上具有环形凸肩,所述的环形凸肩通过若干螺钉与所述的右壳体相固连,所述的左壳体内固定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左壳体和右壳体三者的中心线共线。
装配时,轴承箱内插接有主轴且该主轴与轴承内圈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地方式相固连,且此时,在密封结构一的作用下使右壳体和主轴之间形成密封;使用时,将右壳体插入到泥浆内进行使用。
通过左壳体内端插接到环形凹槽内并通过螺钉与右壳体相固连,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从而避免影响右壳体与主轴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二,使得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的连接保持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避免在右壳体进入到泥浆内时泥浆进入到轴承箱内,影响主轴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本轴承箱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泥浆泵轴承箱中,所述的密封结构二为位于环形凹槽内的且呈环状的密封垫,所述的左壳体内端具有抵靠部,所述的密封垫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环形凹槽底壁和所述的抵靠部相抵。
通过在抵靠部和环形凹槽内底壁之间设置密封垫使两者之间的连接始终保持密封,从而避免水或泥浆进入到轴承箱内影响主轴的转动;同时,在螺钉的作用下,左壳体内端具有向环形凹槽内底壁移动的趋势,使密封垫发生形变,使得抵靠部和环形凹槽内底壁之间的连接保持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避免在右壳体进入到泥浆内时泥浆进入到轴承箱内,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轴承箱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泥浆泵轴承箱中,所述的抵靠部为所述的左壳体内端端面上凸出的且呈环状的抵靠头,所述的抵靠头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在螺钉的作用下,抵靠头与密封垫能够紧密抵靠,使得密封垫与抵靠头相接触的部分进一步发生形变,从而进一步避免在右壳体进入到泥浆内时泥浆进入到轴承箱内,继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轴承箱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仁博铸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仁博铸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1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