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2192.9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辰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胶囊填充机实现对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属于胶囊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行业生产的胶囊一般分为硬胶囊、软胶囊,硬胶囊由胶囊帽、胶囊体构成。
空心胶囊属于一种药用辅料,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生产数量少则几十万粒,多则上千万粒,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有些用户需要的是各种规格体、帽完全分离的胶囊。
目前,普遍由操作人员将胶囊体帽进行人工分离,靠人工手拔分开的缺点是:1.速度慢、用时长、操作麻烦、工作效率较低;2.污染重,影响产品质量。那么只能是机械自动化加工,如果购买一台专用拔囊机,虽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价格都在十几万元以上,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节省人工,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同时可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待分离的胶囊放入填充机的加料口,待分离胶囊经过填充机的整理槽,使待分离胶囊保持竖直;
b.然后依次进入整理槽下方的转盘的圆孔中,用吸帽咀罩将胶囊帽吸走,依次收集胶囊帽;
c.加长剔废顶杆长度,胶囊体则由出料口顶出,并依次收集胶囊体,从而得到分离的胶囊体和胶囊帽。
进一步的讲,在步骤b中,所述转盘的圆孔位于所述整理槽的出口的正下方。
更加进一步的讲,在步骤b中,吸帽咀罩通过真空吸附将胶囊帽吸走。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在步骤c中,所述剔废顶杆加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利用填充机运行的工作原理,将填充机原剔废回收工位进行部分改动,加装吸帽咀罩,加长剔废顶杆长度,在锁囊工位前段将胶囊帽分开吸走,胶囊体则由出料口顶出,如此操作,与传统人工分离相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同时可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保证产品质量,也节约了成本,应用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对胶囊体/帽分离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a.将待分离的胶囊放入填充机的加料口,待分离胶囊经过填充机的整理槽,使待分离胶囊保持竖直;
b.然后依次进入整理槽下方的转盘的圆孔中,用吸帽咀罩通过真空吸附将胶囊帽吸走,依次收集胶囊帽;其中,所述转盘的圆孔位于所述整理槽的出口的正下方;
c.加长剔废顶杆长度,胶囊体则由出料口顶出,并依次收集胶囊体,从而得到分离的胶囊体和胶囊帽。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填充机运行的工作原理,将填充机原剔废回收工位进行部分改动,加装吸帽咀罩,加长剔废顶杆长度,在锁囊工位前段将胶囊帽分开吸走,胶囊体则由出料口顶出,如此操作,与传统人工分离相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同时可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保证产品质量,也节约了成本,应用价值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辰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辰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2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组艾塞那肽液体制剂
- 下一篇:一种速冻马铃薯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