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2485.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野;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全钒液 流电 容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转化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钒电池),具有可快速、大容量充放电、自放电率低和电池结 构简单等特点,它是满足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大规模储能的理想电源形式。 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为含V4+/V5+与V3+/V2+氧化还原电对的硫酸溶液,它不仅是 导电介质,更是实现能量存储的电活性物质。钒电池放电结束时正极应为纯V4+离子,负极为纯V3+离子。然而,由于钒电池所使用的阳离子隔膜具有钒离子透 过性及V2+在空气中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在经历长时间的充放电循环后,正极负 电解液的钒价态和浓度将出现明显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 由于负极V2+在空气中极易被空气氧化成V3+,导致正负极电解液在有或无空气条 件下,正负极钒价态的失衡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空气条件下,由于负极电解液 中V2+易被空气氧化,电池长时间运行后,正极接近纯V5+,负极接近纯V3+,价 态失衡,无法进行充放电。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000927A)利用有 机小分子将V5+还原为V4+,恢复了系统容量。
电解液在无空气条件(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可有效阻止V2+被氧化, 显著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但由于隔膜的具有钒的透过性,电池长时间运行后,仍 会出现价态失衡,正极接近纯V4+,负极接近纯V2+,无法进行充放电。目前,还 没有关于在上述情况下(无空气条件下)有效恢复电池容量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将负极的二价钒 离子氧化为三价钒离子,使电解液的价态重新平衡,恢复电池容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将氧化性气体通入到全钒液流电池长期 运行后的负极电解液中,将负极的二价钒离子氧化为三价钒离子,使电解液的价 态重新平衡,恢复电池容量。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氧化性气体为空气或氧气。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通入气体时环境温度为室温。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取容量衰减后的负极电解液,测其中 的V2+离子浓度,向负极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量为使全部V2+转化为V3+所需的 空气量。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空气的通入量先根据方程式(1)确定 氧气的用量VO2,Nm3;再根据方程式(2)计算空气的用量V空气,Nm3;
4V2++O2+4H+→4V3++2H2O(1)
V空气=VO2÷0.21(2)。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空气的实际通入量比理论计算量多加 10~30%。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空气的实际通入量比理论计算量优选 多加20%。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通入的空气速率为0.25Nm3/h~ 1Nm3/h。
所述的恢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的方法,通入的空气速率优选为0.5Nm3/h。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氧化性气体(尤其是空气)通入到全钒液流电池长期运行后的负极 电解液恢复电池容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安全性高、反应速 度快,可恢复90%以上的电池容量通入空气后,仅产生少量的水分,对电池效率 和各部件结构均无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2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