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3087.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璞;冯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节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测试发现,虽然充电器不在充电状态,插在插座上仍然能消耗电能, 产生的功率不高,但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待机状态的家电 耗电比起不拔下的充电器来更加耗电,人们都以为关了开关就不浪费电, 事实上“硬开关”虽然关了,但“软开关”还是开着的。待机状态的家电都有 一个“软开关”,只要家中的总电源没有关闭,这个“软开关”就一直是开着 的,会消耗电能。通过仪器测试常用家电的待机能耗功率:空调3.47瓦, 洗衣机2.46瓦,电冰箱4.09瓦,微波炉2.78瓦,抽油烟机6.06瓦,电 饭煲19.82瓦……一般电器功率比较大的,消耗的电能自然较大。如果把 这些家电加起来,在待机的情况,一天就要耗电4度。再折算成电费,一 个家庭一年至少会浪费上百元电费。
传统的插座面板上只设置有电源插孔,不能实现插座的无电状态,现 有的插座在传统插座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置了手动控制开关,关闭开 关可以为插座断电。人们经常会忘记关闭已不需使用的插座,也很少会主 动检查全部的闲置插座是否均已关闭。因此,许多的空载插座由于连接了 使用完毕而未拔出的电源,而依然在耗电,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积少成多, 造成的浪费数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 种智能节能插座,其可以自动检测到插座是否处于空载状态,当插座处于 空载状态时可实现自动断电,从而避免无谓的电能浪费,节约能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包括插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插座面板上的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 座面板内部设置有交流接触器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 用于检测电源插孔内电压值得电压检测模块和用于向控制模块发出时间 信号的时间模块,所述插座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交流接触器连接的手动控 制开关,所述交流接触器和控制模块依次串联在交流电源和电源插孔之间 的回路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流接触器、电压检测模块和时间模块相 接,所述插座面板设置有用于显示插座工作时间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 时间模块相接,所述插座面板设置有用于显示插座工作状态的LED灯,所 述LED灯与交流电源电连接,所述LED灯与交流电源之间设置有声控开关。
上述的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为单片机。
上述的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模块8为定时器。
上述的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电压检测模块为电压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自动检测到插座是否处于空载状态,当插座处于空载 状态时可实现自动断电,从而避免无谓的电能浪费,节约能源。
2、本发明中通过时间模块设定一个时间点,如电视或电脑所用的插 座,该时间点可以设定为房主人通常的入睡时间之后的某一时刻,当到达 该时刻后,时间模块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并分析处理 后,向压力检测模块发出指令,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插座上是否连接有工作 状态的用电负载,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模块。当反馈结果为无工作状 态的用电负载时,控制模块向交流接触器发出指令,交流接触器断开,从 而该插座成为无电状态,当需要使用该插座时,按下手动控制开关,插座 即恢复使用,即本发明可以实现插座无负载状态下的自动断电,避免由于 连接有未拔出的电源,而造成的电能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为家庭节约许多电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座面板;2—电源插孔;3—交流电源;
4—交流接触器;5—手动控制开关;6—控制模块;
7—电压检测模块;8—时间模块;9—显示屏;
10—LED灯;11—声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器隐形的手机充电线
- 下一篇:耳机插座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