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材的脱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3274.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力军;潘杰;相原俊夫;大岩一彦;王学泽;袁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18 | 分类号: | B23K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高静,骆苏华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靶材的脱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真空溅镀过程中,靶材是一种常用的物料,靶材通常为靶坯和背板焊接在一起而成。扩散焊接(Diffusion Bonding,DB)为现有技术常用的一种焊接靶材的方法,将焊件紧密贴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接触面之间的原子相互扩散形成联接的焊接方法。
扩散焊接形成的靶材,当出现焊接不良,无法达到真空溅镀的标准要求时,靶材需要报废处理,因此需要将靶材脱焊,即将靶坯和背板分开。由于靶坯使用的是高纯材料,价值较高,所以一般会利用车削的办法将靶材脱焊。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车削的方法脱焊,即将靶材的背板车削掉,而作为高纯材料的靶坯则进行重复利用。在进行车削时容易对高纯材料的靶坯造成损伤,所以脱焊后的靶材不能作为原来靶材进行重复利用,只能改做成更小尺寸的靶材,背板材料也无法重复利用。此外,车削工艺耗时较长,成本浪费较多。
因此,需要一种更加高效节约的扩散焊接靶材的脱焊方法,简化现有靶材的脱焊过过程,提高靶材和背板的回收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靶材的脱焊方法,以简化现有靶材的脱焊过过程,提高靶材和背板的回收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靶材的脱焊方法,包括:
提供靶材,所述靶材包括靶坯和背板,所述靶坯内嵌焊接于所述背板中,内嵌焊接有所述靶坯的背板表面为背板正面,所述背板的另一面为背板背面;
提供油压机,所述油压机包括油压机平台和油压机机头;
将所述靶材悬空固定在油压机平台上,使靶坯朝向油压机平台且与油压机平台之间具有空隙;
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背面施加压力至靶坯从背板中脱落。
可选的,所述背板正面包括边缘区域和内嵌有靶坯的中心区域,将所述靶材悬空固定在油压机平台上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背板正面的边缘区域与油压机平台之间设置多个垫圈,使靶坯与油压机平台之间具有空隙。
可选的,所述靶坯和背板为矩形,所述靶坯露出于背板的表面与所述背板正面的边缘区域的表面齐平,所述背板正面的边缘区域为框形。可选的,所述多个垫圈在背板正面的边缘区域上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垫圈的材料为金属。
可选的,所述垫圈的高度在30-100mm的范围内。
可选的,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背面施加压力的步骤中,油压机机头对背板施加的压力在100000牛到250000牛的范围内。
可选的,在将所述靶材固定在油压机平台上之后,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施加压力的步骤之前,在所述背板的背面放置垫板,在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施加压力的步骤中,用油压机机头对所述垫板施加压力,压力通过垫板传递到背板上。
可选的,在所述背板的背面放置垫板的步骤中,将所述垫板放置于所述背板的背面中央,在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施加压力的步骤中,用油压机机头对所述垫板中央施加压力。
可选的,所述垫板的材料为铝。
可选的,所述垫板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垫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油压机机头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材料为铜合金、不锈钢合金或钛合金。
可选的,在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施加压力,至靶坯从背板中脱落之后,先对所述背板和靶坯进行平整处理,再对背板与靶坯的焊接面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的,对所述背板和靶坯进行平整处理的步骤中,采用所述油压机机头对所述背板和靶坯施加压力,以使所述背板和靶坯被压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所述靶材悬空固定在油压机平台上,使靶坯朝向油压机平台且与油压机平台之间具有空隙;用油压机机头对背板背面施加压力至靶坯从背板中脱落。本发明靶材的脱焊方法无需车削,直接采用压力将靶坯从背板中取出,对靶坯的损伤较小,并且脱焊时间较短,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靶材的脱焊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靶材的脱焊方法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靶材的脱焊方法时间较长,对靶坯的损伤较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材的脱焊方法,简化现有靶材的脱焊过过程,提高靶材和背板的回收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路模块壳体与盖板的钎焊密封封盖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高效锯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