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内毒素吸附特性的耶氏酵母及其吸附特性研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13700.5 申请日: 2014-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4498375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发明(设计)人: 王小元;申露露;蔡李萍;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6 分类号: C12N1/16;C12Q1/02;C12R1/645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内毒素 吸附 特性 酵母 及其 研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具有内毒素吸附特性的耶氏酵母及其吸附特性研究方法,其中一株具有强内毒素吸附特性的耶氏酵母菌,是一种具有内毒素去除应用潜能的食品来源菌,而且该吸附特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属于酵母菌属的内毒素吸附潜能探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毒素(即LPS)是存在于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内TLR4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等,促进炎性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进而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造成疾病或者死亡。鉴于携带内毒素的细菌可能从工厂生产线上分离出来,医学临床样本中也普遍存在,如脑脊液,骨髓,血液等,因而是否能有效地清除内毒素或破坏其活性成分,已成为内毒素污染治理或治疗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所在,主要涉及内毒素吸附研究等。

内毒素吸附研究主要包括内毒素吸附介质或材料的临床应用探究,以及内毒素吸附菌剂的开发应用等。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具有内毒素吸附特性的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而且双歧杆菌属制剂已应用于内毒素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内毒素吸附菌,其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但是其高灵敏度的特点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往往需要对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进一步确定。此外,也还少有内毒素吸附菌这一特性的直观观察与探索研究,以及其它类别的内毒素吸附菌属研究报道,而这些可能对内毒素吸附菌剂的开发应用更具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吸附内毒素的耶氏酵母菌,以及该菌株的内毒素吸附特性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应用潜能。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寻找一种更直观地观察耶氏酵母菌的内毒素吸附特性的方法,以此探究该特性的应用潜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借鉴免疫细胞体系下的内毒素荧光示踪法,建立酵母菌与荧光素标记内毒素(FITC-LPS)的孵育反应体系,在内毒素含量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耶氏酵母菌的内毒素吸附现象,并进行内毒素浓度、菌株活性、外力作用等方面影响的探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株具有内毒素吸附特性的酵母菌,其分类命名为耶氏酵母菌(Yarrowia lipolytica) SCPW2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528。

所述的耶氏酵母菌CCTCC NO:M 2014528的内毒素吸附特性的初步鉴定方法,以内毒素特有的KDO基团的含量作为内毒素含量的表征,根据内毒素与耶氏酵母菌孵育体系中的内毒素含量降低比例计算耶氏酵母菌的内毒素吸附率,并以酿酒酵母菌作为低内毒素吸附菌株对照。

所述的耶氏酵母菌CCTCC NO:M 2014528的内毒素吸附现象的直观观察方法,利用荧光素标记内毒素与耶氏酵母菌CCTCC NO:M 2014528进行孵育反应,30℃孵育30 min后,用指甲油封片孵育反应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信号明显聚集于耶氏酵母菌细胞周围的现象,而作为阴性对照的酿酒酵母菌实验组则无此现象。

所述的耶氏酵母菌的内毒素吸附现象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即一株标准菌株Yarrowia lipolytica CLIB122(Zhao H, et al.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lipase from Yarrowia lipolytica[J].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1, 33(12): 2445-2452.)表现出相似的特性,而且该吸附特性与酵母细胞的活性有一定联系,此外离心作用对该吸附特性的影响不大。

所述的研究表明,耶氏酵母菌的内毒素吸附特性极可能与其表面的某种特殊物质有关,而且菌株活性降低或死亡不会影响体外体系中内毒素的去除效果,因此探究酵母菌的这种内毒素吸附或降解作用,将更具研究价值,而开发酵母菌剂在内毒素血症治疗方面的应用也更具现实意义。

内毒素吸附特性分析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