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制光温敏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14426.3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695501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9
发明(设计)人: 杨仲南;朱骏;张森;周文涛;周鹊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A01H3/02;C12N5/04;A01H5/00;A01H6/20
代理公司: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代理人: 黄云铎
地址: 200034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创制 光温敏 不育 方法 及其 植物 育种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植物不育系的方法,包括降低所述植物植株中花粉发育相关的GDSL酯酶的表达或活性的步骤。以及一种将植物从不育转为可育的方法,包括降低花粉细胞膜合成速度、和/或延缓花粉发育速度的步骤。另外本发明提供了花粉发育相关的GDSL酯酶或其编码基因在培育植物不育系、或制备培育植物不育系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制光温敏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传统去雄手段耗时费力,雄性不育系在杂交制种,提高农业产量中有巨大的优势。雄性不育往往被分为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以及细胞核雄性不育(GMS)。三系杂交体系的建立依赖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然而,有几个缺点阻碍了三系配套杂交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细胞质雄性不育植株普遍存在着品质较差的的问题;其次,三系杂交水稻的组合增产潜力越来越小。再次,由于野败类型的雄性不育细胞质单一,一旦胞质不育丧失或某种毁灭性病虫害发生,会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细胞核雄性不育中光温敏条件性雄性不育的发现,两系法杂交水稻应运而生。相对于三系杂交法,光温敏不育系兼有不育系和保持系两种状态。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具有不受恢保关系的限制,既核不育可以与大量常规品种杂交,配组自由,因而更容易获得优良性状的杂交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三系中雄性不育细胞质单一化的问题。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早在1973年,石明松在中国湖北省从晚粳品种(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农垦58中选育出光敏感不育系并提出了一系两用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随后,以农垦58S(NK58S)为父本,与籼稻杂交获得的培矮64S(PA64S)也在两系杂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培矮64S的育性对于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在水稻中,光温敏不育系受到单基因隐性位点控制。最近的研究表明,农垦58S与培矮64S的不育性状受到同一个遗传位点的控制,而温度和光照都会对该位点产生影响,这些发现使人们对光温敏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更加难以理解。

目前为止,水稻中共有十三个光温敏不育系被发现:pms1,pms2,pms3,rpms1,rpms2,tms1,tms2,tms3,tms4,tms5,tms6,rtms1以及Ms-h,分别定位在第7,3,12,8,9,8,7,6,2,2,5,10和9条染色体上。光温敏不育在番茄,玉米以及小麦中也有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个突变的小RNA(small RNA),osa-smR5864m,导致pms2以及p/tms2-1(农垦58S和培矮64S)突变体的不育表型。然而,光温敏不育的分子机理仍然不清楚,使得人们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来解决两系育种中实际问题。

鉴于拟南芥较小的基因组,快速的生长周期以及大量的突变体库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其在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成为模式植物。此外,拟南芥能够在严格控制温度,光照等条件的狭小空间中进行培养。前人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拟南芥条件 不育突变体,如PEAMT基因突变体t365以及GA/IAA生物合成受阻的ms33突变体都表现为温敏不育表型。

然而,目前本领域中尚缺少调控方式简便的植物不育系用于植物育种过程中,因此迫切需要调控方式简单方便的植物不育系培育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植物光温敏不育系的方法,包括降低花粉发育相关的GDSL酯酶表达或活性来创制光温敏植物材料,从而解决目前核不育光温敏遗传位点少,制种纯度不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培育植物不育系的方法,包括步骤:降低所述植物植株中花粉发育相关的GDSL酯酶的表达或活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GDSL酯酶参与所述植物的花粉发育过程的脂类代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GDSL酯酶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4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