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4715.3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阳淦婷;邹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壮性测试 输入接口 用例生成 字段 源代码 数据类型 接口文档 信息确定 验证 测试 保证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确定所使用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再根据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以及所确定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确定对输入接口进行健壮性测试时需要输入的字段以及针对所述需要输入的字段所输入的数据的必填属性、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根据确定出的需要输入的字段以及针对所述需要输入的字段所输入的数据的必填属性、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输入接口生成健壮性测试用例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依赖于开发的源代码,且无法验证源代码与接口文档中定义的是否一致,无法保证测试的有效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通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化的手段检验系统是否满足规定需求,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
接口的健壮性测试是忽略业务差异,对接口的健壮性进行检验,从而确保在各种无效或异常输入下的正确处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有的接口健壮性一般是依靠测试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健壮性测试,测试人员根据接口设计文档采用将事先手工编写的测试用例文档转化成测试代码,直接调用被测接口的方式进行,需要手工编写测试用例以及测试代码。虽然接口健壮性测试屏蔽了业务的差异性有一定的规律,但是现有的技术依赖人工的经验积累,工作量繁重,执行效率低耗时长,且容易出现覆盖率不全问题。
另一种接口的健壮性测试方法是通过对静态代码的扫描提取待测接口信息,再进行健壮性用例的自动生成和测试。这种方法依赖开发代码的完成,需要确保代码编写的方式符合要求,并且前提是假设代码的实现无误,否则自动生成的测试用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无法保证接口测试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目前亟需一种自动生成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的方案,且该测试用例无需依赖于开发代码的完成,有效对接口的健壮性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自动生成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且生成的测试用例无需依赖于开发的源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
根据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确定所使用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
根据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以及所确定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确定对所述输入接口进行健壮性测试时需要输入的字段以及针对所述需要输入的字段所输入的数据的必填属性、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确定出的需要输入的字段以及针对所述需要输入的字段所输入的数据的必填属性、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所述输入接口生成健壮性测试用例集。
较佳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确定所使用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包括:
如果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中定义了必填字段的名称、长度、数据类型、是否允许为空,则确定至少使用以下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必填字段缺失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必填字段为空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字段长度不合法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以及字段类型不合法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
根据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以及所确定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确定对所述输入接口进行健壮性测试时需要输入的字段以及针对所述需要输入的字段所输入的数据的必填属性、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接口的定义信息中定义的必填字段的名称以及所述必填字段缺失健壮性测试用例生成模板,确定在对所述输入接口进行健壮性测试时不输入所述必填字段的输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4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 下一篇:智能电网用户需求响应调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