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形铜异型材坯料及其制备C形铜异型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5122.9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雷;徐岗;岳泰;王帅;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B2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1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坯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用C型铜异型材,通过连续挤压、精整加工坯料的生产方式,具体涉及一种C形铜异型材坯料及其制备C形铜异型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C型铜异型材是机械装备配电柜专用导电铜异型材,该材料呈大写C形状,其中的4个外角和4个内角不是圆滑过渡,均为90°直角。该材料的产品有多种规格,厚度在1~10mm之间,其宽度、高度、均不尽相同;形状有类似于正方形和矩形之分。由于其大致形状呈C形,一侧有开口,纵向呈不对称状态,所以生产过程中产品形状和尺寸难以控制。特别是采用连续挤压的生产方式,直接将直径大大小于铜异材型材外接圆直径的冷状态铜杆无需加热直接引入连续挤压机,经连续挤压成型设备挤出C形铜异型材坯料。这一过程如果仅是留出一定的精整加工余量,而不采取其他措施加以控制,则会在挤出坯料的外角、内角和开口的两个端头经常出现金属充不满而导致缺损的情况;在产品宽度和高度尺寸之比趋近于1,且规格尺寸较大时,其宽度和高度平面还容易出现平面凹陷的情况,严重时可使坯料无法进行精整加工或经精整加工不能消除其缺陷而造成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形铜异型材坯料及其制备C形铜异型材的方法,其坯料各部尺寸(包括厚度、宽度、高度、开口端角的长度)是将成品尺寸乘以相应的精整系数,同时增加偏转角α和偏转角β,将外角R和内角r的直角变为圆角,改变产品的形状。之后将这种变形的坯料进行精整加工,使尺寸和形状达到产品标准要求。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形铜异型材坯料,具有竖边,所述竖边两端各连接有一横边,所述横边末端连接有折边,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边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大于0°小于90°的夹角α;
所述折边与垂直线之间具有大于0°小于90°的夹角β;
所述横边与所述折边连接处的外角为圆角;因此该连接处为一圆弧段,且该圆弧段具有半径R。
所述横边与所述竖边连接处的内角为圆角,因此该连接处为一圆弧段,且该圆弧段具有半径r。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角β大于等于所述夹角α。
一种C形铜异型材坯料用于制作C形铜异型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C形铜异型材坯料宽度与高度的比值、以及厚度值,对应的选择相关精整系数,使用连续挤压的方法进行加工。
本方法是将产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对应的调整模具参数,具体制作方法为:根据成品的形状,将其分为3个等级,也就是将产品形状分为近似于扁矩形、中扁矩形和近似于正方形三级。在这三个级别中,分别选择不同的坯料线性精整系数和偏转角,即:当高度大大地大于宽度时,宽度的加工余量也应大大于高度,偏转角较小,且β大于α;当高度大于宽度时,宽度的加工余量则稍大于高度,偏转角稍大,且β稍大于α;当高度与宽度相近时,其坯料线性精整系数和偏转角相同。这样,能够使产品较大的平面在精整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加工率,以使其形状得以充分地精整,同时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均匀的产品表面。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选取的连续挤压坯料,经精整后产品形状、尺寸和表面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产品的分类方法和参数选着标注具体如下:
(1)将产品按形状参数ε分为3个等级,ε=B/H,一般情况下在0.25~1之间波动。
I:ε>0.25~0.5,大致形状近似于扁矩形;
II:ε>0.5~0.75,大致形状近似于中扁矩形;
III:ε>0.75~1,大致形状近似于正方形。
(2)在3个形状参数的等级中,按厚度T分别分为4档:
I(或II、或III)T1:≥1~3mm
I(或II、或III)T2:>3~6mm
I(或II、或III)T3:>6~10mm
(3)当某一产品的形状参数ε确定后,根据厚度所在的档次选择不同的精整系数
当ε为I级时,坯料的相关精整系数为:
当ε为II级时,坯料的相关精整系数为:
当ε为III级时,坯料的相关精整系数为:
通过对照该分类方法和参数选择标准,每一种产品均能快速准确的确定其产品挤压结构,快速开模,实现连续挤压,通过后续的液压拉拔,最终实现产品的顺利生产。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5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起火和电击危险的线性固态照明
- 下一篇:一种液压供油系统油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