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纺纱加捻前导纱的纱线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5649.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斌;宋英杰;何明亮;曹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38 | 分类号: | D01H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纱 加捻 前导 纱线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纱加捻前导纱的纱线控制器。
背景技术
全自动智能(喷气涡流)纺纱机是集粗纱机、细纱机、全自动络筒机功能于一体,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纺纱设备,处于当代纺纱技术的领先水平,国内还未见成熟产品在市场批量销售。在纺纱过程中,纱线控制器引导纤维沿螺旋轨迹导入到喷气纺纱机构(喷嘴以及纺锭内孔)中,并防止反转纤维向前罗拉传递,形成自由端,确保较长纤维形成芯纱,短纤维纱包缠在芯纱上,螺旋曲面的参数、引导针的长短粗细均是影响纺纱质量的重要参数,螺旋曲面设计不当,就会使纱线收敛性不好,影响纱线质量。针过粗或过长都会造成纤维不易进入纺锭内孔,导致大量纤维流失,纱线断头率增大,成纱强力降低;针过短,纤维束与针不能充分接触或者不接触,使引导针形同虚设,起不到控制纤维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11月8日授权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20046819.8《新型喷气涡流纺喷嘴装置》中的导纱器,其螺旋方向与涡流的方向相同,纤维束螺旋导入呈逐渐减小趋势,这样从喷气孔进入的气流不会在此形成涡流,从而保证从喷气涡流纺牵伸机构传送过来的纤维束不会混乱,能平滑地沿着气流旋转方向前进,提高了运动中纤维束的收敛性。曲面上切线与螺旋曲面下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螺旋曲面的螺旋角,其螺旋角的大小会影响运动中纤维束的收敛性,同时与形成的纱线的粗细有关,合适的螺旋曲面的螺旋角为50°-70°,如上所述,由于其螺旋面过于平直,纤维在其螺旋面分布较宽,高速时,纤维的收敛性较差,容易形成粗细节,降低纱线强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纺纱加捻前导纱的纱线控制器,通过将针固定座上的螺旋面制成渐开变化结构,纱线可以被气流平稳的沿螺旋面输送至纺纱机构内,同时利用针孔内针的缠绕,可以阻止加捻纤维的捻度向上传递,实现对纱线导入和控制作用,收敛性好,降低成纱的粗细节,提高纱线强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纺纱加捻前导纱的纱线控制器,具有针固定座、针座壳体和针,所述针固定座外部形状为锥形且针固定座外壁上制有小端至大端呈渐开变化的螺旋面,所述针固定座与制于针座壳体上的锥形孔配合后固定为一体,所述针座壳体下端制有反锥孔且反锥孔与锥形孔小端连通,所述针固定座上制有针孔且针置于针孔内,所述针下端伸出针固定座并穿过反锥孔置于针座壳体外部后固定在针孔内,所述针座壳体下端外圆周上制有安装密封圈的沟槽且针座壳体下端面制有与喷嘴定位的凸缘。
其中,所述针座壳体上端两侧外壁上制有斜面,所述针固定座与针座壳体配合固定后制于针固定座上端左侧的斜面与针座壳体上端左侧的斜面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的锥角为15°-30°,所述反锥孔的锥角为45°,所述锥形孔和反锥孔连通且连通处的孔径为针固定座下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面的螺旋方向与喷嘴内涡流方向一致且螺旋面大端和小端处斜面投影夹角为8°-15°,所述螺旋面在小端处形成的端面轮廓线夹角A为30°-9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将针固定座上的螺旋面制成渐开变化结构,纱线可以被气流平稳的沿螺旋面输送至纺纱机构内,螺旋面大端和小端处斜面投影夹角为8°-15°,螺旋面分布窄,高速时,纤维的收敛性好,可以阻止加捻纤维的捻度向上传递,减少粗细节;
2、针设于针孔内,根据针尖与纺锭端面的间距决定其伸出长度,根据针伸出长度不同,本发明可做多种规格满足纺纱需要,灵活性强;
3、针座壳体下端外圆周上制有安装密封圈的沟槽且针座壳体下端面制有与喷嘴定位的凸缘,保证与其他零部件连接的可靠性;
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5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