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结构组合桥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7270.4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任亮;王凯;上官兴;徐晶;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结构 组合 桥面 | ||
1.一种梯度结构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包括凹形压型钢板(1)、长栓钉(2)、短栓钉(3)、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普通混凝土(6)和活性粉末混凝土(7),其中凹形压型钢板(1)、普通混凝土(6)和活性粉末混凝土(7)组成自下而上的梯度结构;在凹型压型钢板(1)凹槽中心固定有一列竖立的长栓钉(2),凹形压型钢板(1)凸部设有若干列竖立的短栓钉(3),长栓钉(2)和短栓钉(3)上端部均焊接在横向钢筋(4)上,与横向钢筋(5)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纵向钢筋(6),纵向钢筋(6)位于横向钢筋(4)上方,并与横向钢筋(4)、长栓钉(2)和短栓钉(3)连接点固接;在凹型压型钢板(1)凹槽内浇筑有将长栓钉(2)包含在内的普通混凝土(6);在凹形压型钢板(1)凸面和已浇的普通混凝土(6)上方浇筑有将长栓钉(2)、短栓钉(3)、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5)覆盖的薄层活性粉末混凝土(7);
所述的长栓钉(2)与短栓钉(3)的顶部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结构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长栓钉(2)和短栓钉(3)纵向排列间距相同,为0.2-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结构组合桥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凹形压型钢板(1)凹槽顶部宽度与底部宽度比为0.6-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