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流化床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17273.8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卢颖;林国友;覃小红;陈程;谢美萱;黄南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友;卢颖;覃小红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朱萍球 |
地址: | 5300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流化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流化床。
背景技术
流化床作为一种高效的反应设置,主要用来进行气固相反应和液固相反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中。流化床是利用气流在被干燥物料颗粒群的临界速度和带出速度之间作用时,使颗粒形成流化状运动,从而加强两者的传质和传热。生产实践表明,流化床用作反应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轴向反混能力强;宏观混合程度高;在全混流利于反应时,可以提高转化率;可在无外加措施的条件下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由于流态化具有迅速混合和传热的特征,许多在一般反应器内难以进行的过程可以通过流态化技术而得到解决;热量引入方便,移出容易;温度控制方便;催化剂易于更换和液体分布不均匀程度最低等等。
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流化床,在热风通过进风口进入到流化床内部时,靠近进风口处由于受到热风的直吹,因此风力作用比较强,而离进风口较远的位置则受到的风力作用比较弱,这就导致热风进入流化床箱体后的加热不均,使流化床热能利用率低,影响干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热风箱体后分布均匀,热能利用率高,干燥效果好的双层流化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流化床,它包括上体和下体,进风口,出风口,所述的上体和下体中均横向设有用于盛放物料的分布板;所述的进风口设置于下体的分布板下方的侧壁上;所述的出风口设置于上体的上方,所述的进风口处设有蜗流导流板;所述的分布板上均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为交错排布。
以上所述的上体和下体可密封对接,使得该流化床实现了设备的多功能化。
以上所述的蜗流导流板为扇形倾斜设置。
所述的分布板上的通气孔上设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上设有风帽。
以上所述的风帽套设在通气管上,风帽为顶部封闭、底部敞口的圆柱筒体;风帽的中下部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出风孔。
以上所述的出风孔由内到外向下倾斜,使得喷出的气流所造成的颗粒流不会直接撞击到其它风帽,改善风帽区的流场状况。
以上所述的上体外壁设有用于推移的支撑把手,便于对该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使用时,在双层分布板上均盛放待干燥物料,盖上上体,在下体底部的进风口通入热风,当热风进入进风口后受到蜗流导流板的作用,从而沿着蜗流导流板的方向改变热风方向,进而成为蜗旋气流,进入流化床内部形成散射状,热风经过分布板上的通气管后从风帽上的出风孔喷出,待干燥物料在热风的作用下,悬浮在流化床内部形成流态化,从而进行干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蜗流导流板使进入流化床内部的热风的方向沿着蜗流导流板的方向改变,从而避免了热风直吹造成的加热不均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流化床热能利用率,干燥效率好。
2、本发明在上下两层的分布板上均设有通气管和开有出风孔的风帽,流化床上下体内温度分布均匀,有效防止掉料现象;热风经过通气管后从风帽上的出风孔喷出,而不是直接从分布板上通气孔或者周围直接喷出,同时通气管起到了缓冲作用,降低了通气孔周围的压力,减少了分布板的磨损程度,延长了分布板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风帽上的出风孔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其喷出的气流所造成的颗粒流不会直接撞击到其它风帽,改善风帽区的流场状况,避免布风板上的死区产生,提高待干燥物料的流化质量,同时防止了灰渣倒入通气管内,减小磨损,显著延长了风帽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修,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3 为本发明的蜗流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上体,2-分布板,3-支撑把手,4-下体,5-风帽,6-通气管,7-蜗流导流板,8-进风口,9-出风口,10-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友;卢颖;覃小红,未经林国友;卢颖;覃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纺织物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热驱动的吸收式地源热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