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移动机械的润滑油分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7873.4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梁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梁宗 |
主分类号: | F16N25/00 | 分类号: | F16N25/00;F16N21/00;F16N23/00;B60R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松山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移动 机械 润滑油 分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分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重型移动机械的润滑油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重型移动机械(例如是货卡车、曳引连结车、挖土机等)具有相当多个枢接关节,如货卡车或曳引连结车等大型车辆中大梁与钢板之间的枢接处、刹车系统、避震系统或是挖土机的手臂关节等。由于重型移动机械的构件较重,行驶时震动较大而使得这些枢接关节较容易磨损,需要时常填入润滑油以降低磨耗。
目前,重型移动机械的枢接关节的保养方式通常需要依赖保养厂的维修人员来为各枢接关节进行润滑油的注入。然而,重型移动机械频繁地往返保养厂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油料与人力资源,导致车辆的营运成本增加。
少部分的保养方式是由驾驶员定期使用装有润滑油的器具(例如是黄油枪)直接对重型移动机械中的枢接关节进行注油等简单保养。然而,驾驶员未必对车辆底盘与所需注入润滑油的位置有足够地了解,而使得车辆仅有部分区域(例如是靠近外部较容易被看到的这些枢接关节)被填入润滑油。此外,无论是由专业的维修人员或是一般的驾驶员来注入润滑油,均需要移动到重型移动机械的各个枢接关节的所在位置,逐一地将润滑油打入,相当耗费体力与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移动机械的润滑油分流系统,其可快速地将润滑油统一注入至重型移动机械的各枢接关节,有效地节省维运成本。
本发明的重型移动机械的润滑油分流系统,其中重型移动机械包括多个枢接关节,重型移动机械的润滑油分流系统包括一注油器、一分流器及多个管线。注油器包括一容置腔,容置腔适于容纳润滑油。分流器包括一本体,本体包括连通于容置腔的一第一入料口及连通于第一入料口的多个出料口。这些管线分别配置于这些出料口与重型移动机械的这些枢接关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流器还包括一黄油嘴及一转换阀,本体还包括连通于这些出料口的一第二入料口,黄油嘴配置于第二入料口,转换阀配置于本体,以切换第一入料口与这些出料口之间或是第二入料口与这些出料口之间的通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流器还包括一油嘴保护壳体,固定于本体且环绕黄油嘴,且黄油嘴的高度不超出油嘴保护壳体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流器还包括一防尘网,夹置于油嘴保护壳体与黄油嘴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黄油嘴内陷于本体,以使黄油嘴不超出本体的外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流器还包括多个微调阀件,分别配置在连通于这些出料口的通路上,以分别调整自这些出料口流出的润滑油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管线包括一内管及套设于内管外的一保护软壳,分流器还包括多个套管,分别固定于这些出料口且在远离出料口处具有一环状凸部,各内管插接于其中一个套管,且保护软壳具有弯折的内表面,以与环状凸部产生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套管包括一锁固部,套管通过锁固部固定于出料口,且锁固部内陷于本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组合架,适于固定至重型移动机械,各组合架包括至少一扣件及固定于扣件的一侧盖,扣件的内轮廓对应于重型移动机械的部分外轮廓,且分流器固定于该侧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组固定套件,其中重型移动机械包括两条平行的梁体,至少一组合架为两组合架,两组合架分别锁固于两梁体,各组合架包括一延伸部,两延伸部向彼此延伸,且固定套件的两端分别螺接于两延伸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防磨护套,防磨护套包括大口径的一第一段部、小口径的一第二段部及连接于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一渐缩段部,这些管线的内管穿过防磨护套,在第一段部的这些内管分别套在对应的这些保护软壳内,且在第二段部的这些内管套在单一个保护软壳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防磨护套的第一段部具有位于同一环状平面上且彼此相对的两第一贯穿凹口,且第二段部具有位于同一环状平面上且彼此相对的两第二贯穿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梁宗;,未经潘梁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 下一篇:一种铝箔复合型防热套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