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除臭纺织品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7915.4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郁国强;吴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5/18;B32B37/02;B32B37/15;B32B38/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除臭 纺织品 及其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抗菌除臭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品基层(1),所述的纺织品基层(1)内分散有NFC-TiO2,所述的纺织品基层(1)的至少一面涂有NFC-ZnO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辊(11)、张紧辊(12)、导向辊(13)、收卷辊(14)、泡沫发生器(15)、狭缝施加装置(16)和红外线干燥装置(7),纺织品基层(1)的一端卷绕于放卷辊(11)上,另一端依次经张紧辊(12)和导向辊(13)后卷绕于收卷辊(14)上,狭缝施加装置(16)设于位于张紧辊(12)和导向辊(13)之间的纺织品基层(1)的一侧,狭缝施加装置(16)通过管道连接泡沫发生器(15),红外线干燥装置(7)设于位于导向辊(13)和收卷辊(14)之间的纺织品基层(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干燥装置(7)包括第一红外线预干燥器(71)、第一反散热器(72)、第二红外线干燥装置(73)、第二反散热器(74)、第三红外线干燥装置(75)和反射器(76),第一红外线干燥器与(71)和第一反散热器(72)对称地设于位于导向辊(13)和收卷辊(14)之间的纺织品基层(1)的两侧,第二红外线干燥装置(73)和第二反散热器(74)对称地设于位于导向辊(13)和收卷辊(14)之间的纺织品基层(1)的两侧,第三红外线干燥装置(75)和反射器(76)对称地设于位于导向辊(13)和收卷辊(14)之间的纺织品基层(1)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发生器(15)和狭缝施加装置(16)的连接管道的长度为2.8m~3.1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4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装置,具体步骤包括:制备含有NFC-TiO2的纺织品基层(1);将NFC-ZnO、空气、水和表面活性剂经泡沫发生器(15)混合制备泡沫料液;把泡沫料液输送至狭缝施加装置(16),用狭缝施加装置(16)在纺织品基层(1)的单面施加泡沫料液,经红外线干燥装置(7)消泡、干燥得到单面涂有NFC-ZnO层的抗菌除臭纺织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狭缝施加装置(16)在纺织品基层(1)的另一面施加泡沫料液,经红外线干燥装置(7)消泡、干燥得到双面涂有NFC-ZnO层的抗菌除臭纺织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NFC-TiO2的纺织品基层中,NFC-TiO2占纺织品基层(1)的质量比为0.5%-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料液中空气含量为70wt%-98wt%,泡沫的尺寸大小为85μm-105μm,密度为40g/L-250g/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加到纺织品基层(1)的单面上的泡沫料液的厚度与干燥后所得的NFC-ZnO层的厚度比为:6-13∶1。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FC-ZnO层的厚度为0.5μm-3μm,密度为0.1-2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清洁调光玻璃
- 下一篇:一种胎侧损伤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