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动装置的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9762.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卜树峰;李永军;徐宜;张玉珍;靳建波;宋美球;冀海;党玲;刘云鹏;赵欣源;张鹤;徐晋;李慎龙;邢庆坤;陈回;刘刚;吕东刚;胡万林;李明勇;丁桂杰;向书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装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装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特种车辆、船舶等传动装置的连接,尤其是与之相关产品的试验研究工作中,广泛采用弧形齿这种连接方式。特种车辆传动系统的输出端为弧形齿结构,试验时输出端采用的是弧形齿套与加载装置进行连接。而弧形齿套的固定方式采用卡板固定,由螺栓固定卡板。这种固定方式造成连接件的硬连接,在使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尤其在大负荷高转速运行时,容易造成试验件的损坏,从而造成试验数据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弧形齿套实现传动装置间连接时在高速运转时出现的振动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弧形齿套1和弹性减振垫5,所述弹性减振垫5安装在弧形齿套1内,且弹性减振垫5具有与弧形齿套1内齿形状匹配的外齿。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垫5为圆柱体形,侧面上设有螺栓通孔4,且所述弧形齿套1两侧对称的位置开孔,所述螺栓通孔4内安装有固定螺栓2,且所述固定螺栓2从弧形齿套1一侧的开孔穿至另一侧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垫5采用橡胶或木头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振垫5为铁质材料,且两端面涂覆有橡胶膜。
优选地,所述弧形齿套1与弹性减振垫5之间的运动精度为国标7级,工作平稳性精度为国标7级,接触精度为国标7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在弧形齿套内加装弹性减振垫的简单方式实现传动装置间连接,不仅对弧形齿套起到了固定作用,还能防止弧形齿套发生轴向窜动,实验证明,该结构能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使用弧形齿套实现传动装置间连接时在高速运转时出现的振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安装完毕时的示意图。
其中,1-弧形齿套;2-固定螺栓;3-螺母;4-螺栓通孔;5-弹性减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弧形齿套1和弹性减振垫5,所述弹性减振垫5安装在弧形齿套1内,且弹性减振垫5具有与弧形齿套1内齿形状匹配的外齿。
所述弹性减振垫5为圆柱体形,侧面上设有螺栓通孔4,且所述弧形齿套1两侧对称的位置开孔,所述螺栓通孔4内安装有固定螺栓2,且所述固定螺栓2从弧形齿套1一侧的开孔穿过所述螺栓通孔4,再穿至弧形齿套1另一侧的开孔,从而将弹性减振垫5与弧形齿套1固定在一起。
固定螺栓2可以为单头螺丝,如图1所示,此时在其穿过弧形齿套1一侧开孔,到达另一侧开孔后需要与螺母3配合实现锁死固定,固定螺栓2还可以采用双头螺丝。
所述弹性减振垫5可以采用橡胶或木头制成,这两种材料加工工艺简单。而采用铁质材料,且在两端面涂覆橡胶膜时,能达到最优的固定和减振效果。
弧形齿套1与弹性减振垫5之间不能过紧配合,需留有一定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在二者之间的运动精度选为国标7级,工作平稳性精度选为国标7级,接触精度选为国标7级的情况下能实现最优的固定和减振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装在传动装置之间即可,即图2中的弹性减振垫与弧形齿套的两端面为传动装置。可以看出,本发明在现有弧形齿套的基础上加装了弹性材料,且将弹性材料装在弧形齿套内部,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形状配合关系,且具有一定的间隙,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仅使得弧形齿套的位置得以固定,而且对传动装置振动现象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表明,在仅采用弧形齿套作为传动装置间连接结构的方案情况下,传动装置在转动3000转之后即开始发生振动,而在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并采用上述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传动装置在转动4000转之后才可能发生振动,从而使得振动问题得以明显改善,为得到有效的试验数据提供了可能性。本发明可以用于特种车辆、船舶等传动装置的连接,适用性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输车及其行星齿轮减速器
- 下一篇:参数化渐开线齿形参数计算与绘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