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磁法实时测量流体电导率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9846.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王乐鸿;所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磁 实时 测量 流体 电导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磁法实时测量流体电导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导率是流体的重要特性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医药卫生、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和电导率较高的金属材料相比,由于受自身浓度分布、不稳定形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实现流体电导率的准确、快速测量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电极法和电磁法。
电极法又称为电化学法,目前使用的电导率测量仪器大部分是基于此种原理,而电极法在实际测量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和局限性,例如激励电源的选择,直流电源会使电极周围产生极化现象,而使用交流电源时电极或电极引线的寄生电容又会产生电容电流,另外,电极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被测流体造成破坏,且存在电极长期与液体接触会被腐蚀等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现场实用性。另外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是电磁感应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的是非接触式测量,克服了接触式测量(电导法)的一些主要的缺点,拥有测量范围宽、测量准确快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例如对金属材料的探伤、膜厚测量、钢铁生产过程的参数检测及流体的液位和电导率测量等,但在低导电率流体的测量上尚需进一步研究,同时以往的一些研究大都利用感应信号的幅值实现导电率的测量,由于电解质流体电导率一般都比较低,磁力线经过流体后幅值上的衰减很小,主要表现在互感信号相位上的变化。由此使得测量精确不足,测量范围也不够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利用共轴线圈间的电磁互感信息快速、准确的测量流体电导率的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磁法实时测量流体电导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传感器、电磁检测模块、上位机;
所述传感器由探针和前端电路组成,其中,探针由线圈和探管共同组成,具体为一对共轭线圈以一定间距的平行方式缠绕在探管表面,四周包裹屏蔽材料;所述一对共轭线圈中一个作为激励线圈,另一个作为接收线圈;所述一对共轴线圈为中心轴线重合的两个线圈,由表面绝缘的漆皮铜丝缠绕而成,线圈的半径一定,线圈间的轴向距离一定;所述探管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探管直径尺寸为毫米级;
测量时将探针插入待测流体中,测量过程中保持探针上的共轴线圈全部处于待测流体液面以下;该探针具有屏蔽层,且材料表面为绝缘物质;
所述前端电路用于实现激励信号的关断、功率放大、互感信号的预处理功能;
由传感器感知的互感信号经电磁检测模块数字化处理后通过USB传输到上位机;
所述电磁检测模块用于产生激励交流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执行相敏解调并与上位机进行指令交互;
所述上位机用于设置激励频率、在线标定、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具体而言,工作过程中,向激励线圈中注入交流信号,四周产生的电磁涡流电场约束方程为:
其中,算子表示场量的旋度,E为电场,J为激励电流,k(r)为空气中的波数,kb为导电流体中的波数,ω为激励信号频率,μ为磁 导率;
由伯恩近似,即假设频率和物体电导率都很低,则认为散射场很微弱,在忽略位移电流且流体分布均匀的情况下,上式(1)经推导得到散射场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