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Cr-B系耐腐蚀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128.5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惠希东;斯佳佳;吴一栋;王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C22C45/02;C22C1/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cr 腐蚀 块体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高硼含量以及高耐腐蚀性的Fe-Cr-B系非晶合金。
背景技术
铁基非晶合金由于其廉价的成本,较好的玻璃形成能力,良好的软磁性能、高耐磨性能以及高耐腐蚀性能在工业上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相比其他非晶合金,铁基非晶合金中可以容纳含量很高的B原子,可以作为核废料的中子吸收剂而不会发生晶化,而Cr的添加会显著提升铁基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继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得到大规模产业化以来,涂层用耐磨耐腐蚀铁基非晶合金的开发与应用已经逐渐展开。
铁基非晶合金的高耐腐蚀性,首先是由于非晶合金具有单相结构,不存在晶界、位错和层错等结构缺陷;其次,非晶态合金表面原子的活性很高,含Cr较高的铁基非晶能够在表面上迅速形成均匀致命的钝化膜,使腐蚀难以发生。
1974年日本东北大学的増本健课题组发现Fe70Cr10P13C7非晶合金在1mol/L的H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要优于传统的304不锈钢(Fe-18Cr-8Ni)。日本专利JPS58113354公布了一种含P、C或P、Si的Fe-Cr-Mo非晶合金,该非晶合金在热盐酸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日本专利JP3805601公布了一种含C的Fe-Cr基的块体非晶合金,解决了之前高Cr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中Fe45Cr15Mo15C15B10非晶合金的临界尺寸达到2.5mm,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美国专利US7052561B2公布了一种含Y的非晶钢,稀土元素Y的添加使得含Cr铁基非晶合金的临界尺寸得到了进一步提升,(Fe43Cr16Mo16C15B10)98Y2和(Fe45Co5Cr6Mo13Mn11C16B6)98.5Y1.5块体非晶合金的临界尺寸分别达到7mm和12mm。
美国专利US8524053B2公布了临界尺寸为9mm的Fe48Cr15Mo14C15B6Y2和非晶形成能力较差的高硼成分Fe49.7Cr18.1Mn1.9Mo7.4W1.6B15.2C3.8Si2.4非晶合金,合金牌号分别被命名为SAM1651和SAM2X5。SAM2X5合金涂层在各种复杂腐蚀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比传统中子吸收材料更优秀的中子吸收能力。
到目前为止,高Cr耐腐蚀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均依赖于成分中较高的C含量或者稀土元素的添加。C含量过高会增加合金的脆性,C发生富集则会加快材料的腐蚀,是制备非晶合金涂层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C含量较高时,合金中能容纳的B原子量必然较低,不利于材料的中子吸收能力。添加稀土元素Y等会增加原料成本和熔炼成本,稀土的高活性可能对合金耐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因此开发出高Cr、高B、无C和无稀土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