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1142.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6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30/00 | 分类号: | F23B30/00;F23K3/00;F23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新型 生物 固体 成型 燃料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上对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燃烧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各种燃烧炉,开始慢慢淡出工业及民用领域。这种燃烧锅炉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一天天的消耗地球能源,不利于持续发展。生物质燃烧装置应运而生,其以各种天然农作物的根、茎杆作为燃料,燃烧废气中主要为二氧化碳,剩余的物质也只包括一些可供施肥的无机物,因此,生物质燃烧装置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
现有的生物质燃烧装置一般包括一个燃烧炉膛,炉膛内设有换热装置;生物质燃料从进料口处倒入炉膛内进行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装置导出,导出的热量可进行各种工业及民用用途,例如发电、烧饭、驱动蒸汽机等等。
然而,现有的燃烧装置存在燃烧不充分,燃烧产生热量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的缘由有以下几点:生物质燃料倒入燃烧炉膛内时,自身温度比较低,达到燃点之前需要吸收炉膛内的热量使其升温,此过程将降低生物质燃料的产热率;且现有的燃烧装置中,燃料是一股脑倒入炉膛内,燃料相互堆积成团,与空气接触面积低,不仅造成燃烧时间加长,还极易造成结焦现象,即成团的燃料外围已燃烧的物质包裹内部未燃烧的燃料,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热率低,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可提高热能利用率,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防止结焦现象的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炉膛、料斗及送料预热通道;所述炉膛内部具有一燃烧腔室,燃烧腔室内部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导出管连接热能输出装置;炉膛的侧壁底部开设有一进料口;所述料斗上部设有一加料口,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送料预热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及炉膛的进料口,送料预热通道的底部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驱动轮及同步联接于两驱动轮上的传送带;送料预热通道的顶部与炉膛顶部之间设有导热管道,所述导热管道连接送料预热通道的一端设有数个均匀分布于送料预热通道顶壁的导热支管;送料预热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搅拌辊,搅拌辊上设有耙齿。
优选地,所述搅拌辊共设有三个,且均匀地装设于送料预热通道的长度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底部设有一往炉膛进料口输送空气的送风机。
如上所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经过送料预热通道往炉膛内传送的过程中,通过搅拌辊的搅拌,可使成团的燃料均匀分散开,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防止出现结焦现象;同时,炉膛内的高温气体通过导热管道不断吹向燃料,对其进行预热,不仅能烘干残留在燃料内部的水分,还能提高燃料的入炉温度,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膛;11、燃烧腔室;12、进料口;2、送料预热通道;21、驱动轮;22、传送带;23、导热管道;231、导热支管;24、搅拌辊;241、耙齿;3、料斗;31、加料口;32、出料口;40、换热管;41、进水管;42、导出管;5、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炉膛1、料斗3及送料预热通道2;所述炉膛1内部具有一燃烧腔室11,燃烧腔室11内部设有换热管40,换热管40的一端与进水管41连通,另一端通过导出管42连接热能输出装置(图未示),换热管40为往复迂回的管状结构;工作时,外界冷水从进水管41通入换热管40内,经过多次往复迂回与燃烧腔室11内的热空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冷水变成高温热蒸汽,并最终从导出管42出导出,值得一提地,所述热能输出装置可以是蒸汽机、暖气装置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适合利用热蒸汽的装置;炉膛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一进料口12;所述料斗3上部设有一加料口31,料斗3底部设有出料口32;所述送料预热通道2为密封管道结构,其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料斗3的出料口32及炉膛1的进料口12,送料预热通道2的底部设有传送机构,具体地,该传送机构包括两驱动轮21及同步联接于两驱动轮21上的传送带22,燃料从料斗3加入,落在传送带22上,驱动轮21带动传送带22将燃料连续不断地往炉膛1内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1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