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1511.2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常猛;李召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 |
地址: | 2735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利用 秸秆 栽培 白灵菇 海鲜 鸡腿 方法 | ||
1.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
①、配料:按照工艺配方的要求配制白灵菇和海鲜菇培养料,并搅拌均匀;
②、装袋、灭菌:将搅拌好的白灵菇和海鲜菇培养料装入14cm×28cm ×0.04cm聚丙稀折角塑料栽培袋内,每袋装干料0.3Kg,以0.145Mpa高压灭菌,保持2.5h ;
③、冷却、接种:将灭菌后的菌包置于冷却室内,待培养料温度降至25℃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从栽培袋一头接入二级种,二级种使用麦粒菌种,接种后的栽培袋立即移入养菌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避光培养;
④、搔菌、催蕾:栽培袋内菌丝长满后,菌丝进一步成熟后,再移入出菇房,解开栽培袋的塑料绳,搔去中间老菌块,将袋口轻轻上提,使袋口张开,并进行催蕾;
⑤、出菇:保持菇房温度在15~18℃,每天通风3次,每次30min ,适当提高空气湿度,待袋内菌丝开始形成原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⑥、采收、包装:将符合商品菇标准的菇采收、包装,并收集菌渣;
⑦、利用白灵菇和海鲜菇的菌渣配制鸡腿菇培养料,将鸡腿菇培养料搅拌均匀,含水量调至60~65%,选用17 cm×42 cm×0.04 cm的聚乙烯栽培袋,每袋装干料500 g,高压蒸汽灭菌,温度达到121℃下保持2.5 h;待料温降至25℃以下,采用菌袋两头打洞接种,用无棉盖体封口;
⑧、栽培袋在25℃,黑暗条件下4层堆放,菌丝满袋后,在室温条件下保持10~15 天,让菌丝充分吃透培养料,累积营养物质;
⑨、15天后,去除塑料袋,把菌棒放置于消过毒的出菇场地上,每10个菌袋一组,脱袋后从中间截断,每4个菌棒排成l排,断面朝下,竖排畦中,用覆土填充菌棒间凹陷处,并浇透水,然后在袋表面覆一层2.5~3 cm厚含水量为65%的土,进行常规出菇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灵菇和海鲜菇培养料配方重量份为:玉米芯或玉米秸:60,棉籽壳:40,麸皮:10,饼肥:5,糖:1,磷肥:1,尿素:0.5,石膏:1,石灰:1,水: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腿菇培养料配方重量份为:菌渣:70,棉籽壳:15,麸皮:5,玉米粉:5,石膏粉:2,石灰:2,过磷酸钙: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籽壳,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含绒量较多的棉籽壳,使用前,曝晒23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采用整玉米芯经日晒晾干后粉碎,使用时为使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拌料后要闷堆6~12h,再装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采用玉米秸晾干后粉碎,粉碎后用8目筛孔过筛,为防止装袋时扎破塑料袋,使用时将拌好的培养料闷堆3~5天,待玉米秸软化后再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15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树的栽培管理方法
- 下一篇:带有移动式轴流风机的钢板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