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甲醛木材胶粘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1819.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潘传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1/30 | 分类号: | C09J161/30;C09J11/08;C09J11/04;C09J11/06;C08G12/3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木材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胶粘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甲醛木材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植物为原料,经过机械加工、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它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如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早在19 世纪,人造板已经工业化生产,1898年英国已经可以制造半硬质纤维板,美国创造了马松奈脱法纤维分离技术之后的1928年,已经能够生产高质量的硬质纤维板。刨花板第一项专利的出现是在1889年的德国,尤其是合成树脂胶粘剂的出现,为刨花板工艺生产提供了条件。
目前企业在人造板加工时,多是通过将纤维原料经干燥、施胶、组坯或铺装、热压成型制成各种板材。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树脂类胶粘剂是目前人造板生产中最重要的胶粘剂,使用量比较大,粘结效果好,成本低,但是普通树脂类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太高。
目前,企业生产上或是采用低摩尔比的胶粘剂,降低甲醛释放量,但制出的人造板的防水性能、强度大大降低;或者采用普通胶粘剂虽可提高强度但甲醛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甲醛释放量高,对人体伤害大,且污染环境,难以达到CARB标准要求。因此,开发一种低甲醛释放量的木材用树脂类胶粘剂,具有很高的环保及工业应用价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甲醛木材胶粘剂。本发明胶粘剂,通过优化配方组成及生产工艺,克服了低摩尔比胶水胶结强度差、防水性能差、反应难控制、储存期短的缺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胶粘剂的制备方法:由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为主要原料,助剂作用下,分阶段投料,多次终点控制,制备胶粘剂,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添加少量助剂和分阶段投料,控制反应进程,即可使反应快速进行,提高产品收率及质量,亦可避免因三聚氰胺一次加入量过多而引起反应过快、粘胶的固化时间过长等问题。
本发明低甲醛木材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尿素65~80、甲醛35~40、三聚氰胺2~4、水80~100、助剂A 0.5~1和助剂B 0.5~0.8;其中,优选原料重量份为尿素71、甲醛36、三聚氰胺3、水90、助剂A 0.8和助剂B 0.6;
所述的助剂A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催化剂3~8、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4和胶凝剂10~20;
所述的催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双氰胺或两者的混合物,作用为加速树脂反应;所述的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的粘度为8~15Pa·S,粒径为80~100目,可增强胶粘剂制品柔韧抗压、抗裂、耐磨、粘结保水等性能;所述的胶凝剂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钙、硫酸钠或碳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可加快胶粘剂固化速率,增强胶粘剂制品抗溶胀性能;
所述的助剂B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乙烯亚胺8~15、活性氧化锌5~8和除醛助剂5~10。
所述的聚乙烯亚胺中的氨基,与木材成分中的羟基能够形成较强的氢键,有利于提高胶粘剂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同时聚乙烯亚胺由于具有反应性很强的伯胺和仲胺,很容易与酸、酯、环氧化合物等反应,利用此特性在本发明中还可作为醛吸附剂;
所述的活性氧化锌,粒径50~70nm,添加活性氧化锌可使胶粘剂综合性能明显增强,由于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补强作用,在提高耐磨性方面优势明显,同时,由于活性氧化锌还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霉等一系列独特性能,可使胶粘剂具有抗菌防霉效果;
所述的除醛助剂为乙烯脲、柠檬酸、儿茶素或三乙醇胺,可显著降低胶粘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
本发明上述低甲醛木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由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为主要原料,助剂作用下,分阶段投料,多次终点控制,制备低甲醛木材胶粘剂,其特点在于:甲醛一次性加入,尿素和三聚氰胺分三次投料,反应期间两次控制终点粘度,
本发明低甲醛木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将甲醛和水混匀,升温到40~55℃,搅拌下,加入20~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8.5~8.8,加入一次尿素和一次三聚氰胺和助剂A,搅拌待温度下降到稳定值时,保持3~5min,再次用20~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8.5~8.8,然后在30~35min内,将物料升温到92℃,PH值控制在6.5~6.8之间,温度控制在80~90℃,保温20min;
2)保温结束后,加入20~25%的甲酸水溶液,在5~10min之内,调PH为4.5~4.8,加入二次三聚氰胺,80~85℃反应;自加甲酸水溶液时开始计时,在60~70min内,反应液达到第一次终点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洲森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1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