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击管和具有电击管的细胞电转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2470.9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剑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M1/2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林米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击 具有 细胞 电转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仪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击管和具有电击管的细胞电转仪。
背景技术
细胞电穿孔(亦称细胞电转染或细胞电转)是利用电脉冲向细胞内引入无法穿透细胞膜的大分子的技术。电穿孔是一种广泛采用并得到强烈推荐的用于细胞试验和基因疗法的方法。在施加强电场时,细胞膜暂时变成多孔性质并且可以透过外界材料,诸如大分子。细胞膜电穿透作用取决于电场的各种参数,诸如脉冲类型、脉冲电压、脉冲持续时间、脉冲数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
目前用于细胞电穿孔的设备主要有细胞电转仪、电极杯等。我国专利CN 1965079B公开了一种具有长中空件的电穿孔装置,该电穿孔装置包括长的中空件,以便在电穿孔过程中提供均匀的电场,其中特别是,执行电穿孔是通过在中空件充满包括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之后,由一对电极从长的中空件两个末端施加电脉冲。
申请人曾申报过一篇名为“电穿孔的方法和装置”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LECTROPORATION;US 2013/0052711 A1的美国专利,该专利中记载了一种电击管,其作用是在管内加入含有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在电击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细胞电转仪与上电极和下电极相连接,从而使电击管内形成电场,进而使细胞外的物质注入细胞内。而在将液体样本填注入电击管内后,在开始电击之前,电击管内需要防止有空气残留形成气泡影响电流分布。在该专利中, 申请人于电击管的管壁上设计有一与电击管腔体相连通的环形凹槽,实验者可持续向电击管腔体中注入液体样本直至液体表面凸出电击管腔体后,再将上电极盖下与液体凸面接触直至压到电击管腔体的上沿,形成对腔体里面液体的密封,而少量溢出的液体流到环形凹槽中。这种设计一般可以防止电击管内有残留空气影响实验。
但是,申请人在不断实践中发现,上述专利中的电击管对制造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实验者操作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在制造上不够精确,容易导致电极与腔体上沿的密封性不好,可能在电极盖下以后发生电极上翘重新离开腔体上沿导致外部空气重新进入腔体的情况。另外如果操作者使用不当的时候也容易导致管内有残留空气气泡,影响细胞电穿孔的效果。科研实验对仪器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此,上述电击管需要在制造上增加一些提高可靠性的设计,从而提高实验者操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击管。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提高第二电极与开口端面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腔体内。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击管的细胞电转仪,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细胞电转仪的电穿孔性能。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击管,所述电击管包括管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塞头,所述管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目标液体样本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具有和所述腔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电极的工作部位和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开口的边缘具有环形的端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 于塞头内且所述第二电极的外端能够通过所述塞头的开口与外部电联接,所述第二电极的内端面能够与开口边缘的环形端面相贴合,所述塞头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极相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侧与所述塞头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内侧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接,所述开口的外围具有能够将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且使所述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的定位结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电击管在使用时,可向腔体填注包含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至形成一个液体凸面,然后通过固定结构使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并使塞头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此时第二电极被压在开口端面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腔体内液体相连通,再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脉冲电源连接,放电使电击管内形成电场,使细胞膜具有一定通透性,从而使液体样本中的目标物质能够进入细胞中。当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时,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可避免第二电极与开口之间出现间隙,提高第二电极与开口端面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空气进入腔体内的液体样本,并且,当塞头出现略微上翘的时候,弹性件也可作一定的复原形变,保证第二电极仍然与开口边缘的端面相贴靠,从而使腔体内的液体样本在实验者加样操作有些偏差的时候仍然不会产生空气气泡;综上所述,本电击管可有效地提高第二电极与开口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在加入液体样品时外界的空气进入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剑,未经陈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2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盐碱水高温杀菌的三片罐涂层结构
- 下一篇:能前后自动伸缩的汽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