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间苯三酚产量的基因改造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2779.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咸漠;赵广;刘敏;张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21;C12P7/2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间苯三酚 产量 基因 改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提高间苯三酚产量的基因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敲除或插入的方式获得出发菌株全局调控因子arcA基因失活的突变菌株,再将突变菌株转为感受态后导入含有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的重组质粒,获得重组细胞。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通过插入失活或者敲除失活的方式使出发菌株的全局调控因子基因arcA失活,获得突变菌株;
2)制备步骤2)所得突变菌株的感受态细胞;
3)制备含有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的重组质粒;
4)将步骤3)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到步骤2)所得的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
3.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出发菌株,是大肠杆菌。
4.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E.coliBL21(DE3)。
5.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来源于荧光假单胞菌;所述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来源于大肠杆菌;所述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来源于大肠杆菌。
6.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GeneBank ID为11830552;所述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GeneBank ID为6060688;所述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其中,亚基accA的GeneBank ID为6062185,亚基accB的GeneBank ID为6058890,亚基accC的GeneBank ID为6058863,亚基accD的GeneBank ID为6059083。
7.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出发菌株,敲除出发菌株全局调控因子基因arcA上300bp的序列,获得突变菌株;
所述arcA基因的敲除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制备步骤2)所得突变菌株的感受态细胞;
3)将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和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连接到载体pET30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phlD-marA;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连接到载体pACYC上,获得重组质粒pACYC-accADBC;
所述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来源于荧光假单胞菌,Genebank ID:11830552;所述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来源于大肠杆菌,Genebank ID:6060688;所述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来源于大肠杆菌,其中,亚基accA的Genebank ID:6062185,亚基accB的Genebank ID:6058890,亚基accC的Genebank ID:6058863,亚基accD的Genebank ID:6059083;
4)在将步骤3)所得的重组质粒pET-phlD-marA和pACYC-accADBC导入到步骤2)所得的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
8.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获得高产间苯三酚的基因工程菌和生产间苯三酚。
9.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出发菌株,敲除出发菌株全局调控因子基因arcA上300bp的序列,获得突变菌株;
所述arcA基因的敲除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制备步骤2)所得突变菌株的感受态细胞;
3)制备含有聚酮合成酶基因phlD、多重抗性激活因子marA、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Case的重组质粒;
4)将步骤3)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到步骤2)所得的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
5)通过摇瓶培养或发酵罐培养步骤4)所得重组细胞生产间苯三酚。
10.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培养,重组细胞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的1%-5%,培养温度为37℃,搅拌速度为400-800rpm,pH6.0-8.0,溶氧18%以上的条件下培养至OD600为8-12,然后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100μM,利用质量分数50-80%的葡萄糖储液继续补料发酵12-24h后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27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四烯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草尼古丁含量调控基因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