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3042.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拥;李卫红;方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H02K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监测仪。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其中,离子选择电极法(定性、定量)、化学法(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国内外水质常规监测中还普遍被采用。
水质监测仪,用于分析水质成分含量的专业仪表,主要指测量水中:BOD、COD、氨氮、总磷、总氮、浊度、PH、溶解氧等项目的仪器;气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或者化学药剂反应使水中的相应物质参与其中,然后通过比色法、滴定法、电导率测量等方式计算出水中相应物质的含量。
现有的家用水质监测仪,一般都是采用外部供电的方式进行水质监测,这样如果存在长时间断电的情况,就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水质监测,无法充分发挥水质监测仪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质监测仪。该水质监测仪设置转轴、扇叶和发电模块,能够利用自来水管内的水流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水质监测模块,使得水质监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水质,不需要外界提供电能就可以完成水质监测,即使外界长时间断电,只要有水流动就可以实时进行水质监测,弥补了现有的水质监测仪在长时间断电后,无法实时进行水质监测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监测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方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自来水管的管壁并设置于自来水管内,所述转轴位于自来水管内的部分安装有扇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转轴连接且用于将水流冲击扇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模块,所述壳体内且位于发电模块的上方设置有水质监测功能模块,所述壳体内且位于发电模块与水质监测功能模块之间设置有与发电模块电连接的用于将发电模块输出的电能转化为满足水质监测功能模块用电要求的电能的电源处理模块,所述水质监测功能模块与电源处理模块为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与水质监测功能模块电连接,用于进行水质监测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上述的一种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为发电机。
上述的一种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通过转子与转轴连接。
上述的一种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数量为3个以上且均匀设置于转轴上。
上述的一种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自来水管管壁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水质监测仪设置转轴、扇叶和发电模块,能够利用自来水管内的水流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水质监测模块,使得水质监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水质,不需要外界提供电能就可以完成水质监测,即使外界长时间断电,只要有水流动就可以实时进行水质监测,弥补了现有的水质监测仪在长时间断电后,无法实时进行水质监测的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质监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质监测仪的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来水管;2—扇叶;3—密封结构;
4—转轴;5—壳体;6—显示屏;
7—控制按钮;8—发电模块;9—电源处理模块;
10—水质监测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奥赛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