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大铀吸附容量的骨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23253.1 申请日: 2014-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4525108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曹小红;耿艳霞;刘云海;张志宾;花榕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0/20 分类号: B01J20/20;B01J20/30;G21F9/12
代理公司: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代理人: 李卫东
地址: 344000***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超大 吸附 容量 骨炭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大铀吸附容量的骨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铀矿开采、水冶、铀利用和后处理等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铀废水。若不妥善处理,铀在环境中大量累积,作为兼有化学毒性和放射性毒性的重金属,会造成环境本底辐射,造成物种基因畸变,对植物、农田和土壤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

目前分离富集水体中铀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溶剂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其中,吸附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成熟、适用范围广、可回收有用重金属、吸附材料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为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CN 102079823A使用乙二胺和环氧氯丙烷改性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并用于吸附放射性核素铀。CN101596449A、CN102211017A和CN102587117A提出了三种偕胺肟基提铀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对铀表现出较强的吸附选择性。这类生物质吸附剂存在的主要缺陷:成本高、制备工艺较复杂和吸附容量低等,不适合于修复含铀废水领域的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和超大铀吸附容量的的骨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解决吸附法在处理含铀废水应用中的技术瓶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超大铀吸附容量的骨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畜骨压碎至10mm以下,并置于反应容器中煮沸1~8小时,以去除骨中的脂肪,再100~140℃烘干1-3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350~650℃炭化1~3小时,最后粉碎至60~200目,即得骨炭吸附剂。

本发明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畜骨,来源广,价格低,变废为宝,绿色环保;

(2)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控制,生产周期短,无需化学试剂,产品收率高;

(3)本发明制备过程中的副产品骨油和胶液是其他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

(4)本发明制备的骨炭吸附剂耐酸,耐碱,耐辐照,对核素离子的吸附容量极大,选择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 BC-0~BC-3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2 溶液pH值对BC吸附铀容量的影响;

图3 BC-2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猪骨压碎至10mm以下,置于反应容器中煮沸3小时,再110℃烘干4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350℃炭化3小时,最后粉碎至100目,即得骨炭吸附剂BC-1。

实施例2

将猪骨压碎至10mm以下,置于反应容器中煮沸3小时,再110℃烘干4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450℃炭化4小时,最后粉碎至100目,即得骨炭吸附剂BC-2。

实施例3

将猪骨压碎至10mm以下,置于反应容器中煮沸3小时,再110℃烘干4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550℃炭化4小时,最后粉碎至100目,即得骨炭吸附剂BC-3。

应用例1

比较本发明的骨炭吸附剂(BC-1~BC-3)和市售的骨炭(BC-0)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铀吸附容量。将0.01g BC-0~BC-4分别加入到100ml铀浓度为100mg/L的溶液中(溶液的pH值为2.0、3.0、4.0和5.0),25℃振荡150min,溶液pH值对BC-0~BC-3的吸附铀容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BC-0~BC-3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骨炭吸附剂(BC-1~BC-3)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非晶态的羟基磷灰石,市售的骨炭(BC-0)的主要矿物组成晶态的羟基磷灰石。当炭化温度为450℃时,骨炭吸附剂吸附铀的容量最高(881.19mg/g),而市售骨炭吸附铀的容量仅有475.22 mg/g。

应用例2

将0.4g骨炭吸附剂BC-2投加到1L放射性废水中,其中Na+、Mg2+、Zn2+、Mn2+、Ni2+、Sr2+和U6+的浓度为10 mg/L,废水的pH值为3.0,搅拌时间为3小时,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如图3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