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3962.X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野;霍稳周;李花伊;张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C10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生物 柴油 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方法,尤其是以桐油和正丁醇为原料的预酯化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环境保护和石油资源枯竭两大难题越来越被关注,生物柴油再次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最热门的研究课题,美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柴油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生物柴油的研究。生物柴油是一种可以替代普通石油柴油的无毒、可生物降解、可再生的清洁燃料,能与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或直接在柴油机上使用,并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的燃料,故又被称作“液体太阳能燃料”和“绿色燃料”。
制备生物柴油常用的酯交换法有碱催化法、酸催化法和生物酶催化法。酸催化酯交换法常采用浓硫酸为催化剂,其催化酯交换的产率高,但对设备的腐蚀性强,反应速率慢,分离难且易产生三废,醇用量大;生物酶催化法的操作范围一般比较窄,且稳定性差,容易失活。所以,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方法通常采用碱催化法。
目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较为广泛,但大部分原料往往具有较高的酸值,这在碱催化的酯交换反应容易发生皂化反应,导致生成的脂肪酸酯和甘油分离困难。因此,需要对酸值较高的植物油原料先进行预酯化反应,降低酸值以适应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的进行。文献《固体复合酸催化废弃油脂预酯化反应的研究》和《高酸价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报道了釜式方式进行的油脂预酯化反应研究,其过程复杂,转化率较低,且无法与后续的酯交换反应连续进行,不利于工业应用。文献《固体酸连续催化桐油预酯化反应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固定床连续反应方式进行,酸值降至0.8KOHmg/g,具有反应快速、可连续的优点,但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水能将催化剂中的磺酸基团中的H+带走,导致催化剂失活,缩短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CN101020863公开了一种用甲醇蒸汽和油脂反应的预酯化工艺,虽然可将酸值降到0.5KOHmg/g,但反应仍在反应釜中进行,且甲醇蒸汽量大,回收能耗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CN103031216A公开了一种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预酯化工艺方法,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容易造成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脂肪酸的转化率,将油脂酸值降得更低,省去水洗等后续的操作工段,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稳定,不易流失,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方法,以桐油和丁醇为反应原料,以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的混合物为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的混合体积比为5:1~0.5:1,优选为3:1~1:1,反应温度为100~130℃,优选为120~130℃;反应压力为0.5~3MPa,优选为0.5~1MPa;体积空速为0.2~2h-1(以桐油和丁醇的总体积计),优选为0.5~1h-1;醇油摩尔比为4~10,优选为6~8。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桐油原料的酸值为1~10KOHmg/g,优选为1~5KOHmg/g。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为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为4.4~5.3mol/kg,水的质量含量为49%~53%,湿视密度为0.75~0.95g/ml,湿真密度为1.1~1.3g/ml。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700~1000m2/g,孔容为0.3~1.0cm3/g,平均孔径为5~25nm。
本发明方法中,采用改性的活性炭,活性炭的改性步骤如下:
(1)将活性炭在常温下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每次5~10分钟;
(2)将洗涤后的活性炭在搅拌的状态下与硫酸水溶液反应2~4小时,过滤得到的活性炭去干燥、焙烧;
(3)然后将得到的活性炭与Na2CO3的水溶液反应3~5小时,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的吸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表面增强型混凝土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