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4023.7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柳伟;杜艳泽;王凤来;刘昶;秦波;张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16 | 分类号: | B01J29/16;C10G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裂化催化剂 制备 焙烧 活性金属盐 饱和浸渍 重石脑油 尾油 配制 过饱和浸渍 选择性加氢 不溶于水 裂化产物 有机溶剂 氢耗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制备出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2)配制Mo‑Co活性金属盐溶液,饱和浸渍步骤(1)制备的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然后进行干燥、焙烧;(3)步骤(2)获得的焙烧后载体首先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过饱和浸渍,并进行干燥;(4)配制Mo‑Ni或W‑Ni活性金属盐溶液,饱和浸渍步骤(3)干燥后的载体,经干燥、焙烧后得到加氢裂化催化剂成品。该方法制备的加氢裂化催化剂能够对裂化产物重石脑油和尾油进行选择性加氢,既降低了装置的氢耗,也可以同时生产出高质量的重石脑油和尾油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化工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质量逐年变重、变差,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市场对清洁油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使得生产清洁燃料的加氢技术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原油的二次加工技术中,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操作和产品方案灵活性大、产品质量好等特点,能够将各种重质、劣质原料直接转化为市场急需的优质喷气燃料、柴油、润滑油基础料以及化工石脑油和尾油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等,在全厂生产流程中起到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调节器的作用,是“油-化-纤”结合的核心,已成为现代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重油深度加工工艺之一。自1959年Chevron公司Isocracking加氢裂化技术首次在美国加州里奇蒙炼油厂工业应用以来,加氢裂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均获得迅猛的发展。CLG公司、UOP公司、Criterion催化剂公司、Albemarle公司、Haldor Topsoe公司和Axens公司等国外各大炼油公司和科研单位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在加氢裂化技术开发方面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截止2012年,全球加氢裂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2.78Mt/a以上,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6.2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即着手开发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采用国内自己开发的成套技术自行设计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套馏分油加氢裂化装置。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2012年中国石油消耗量达到4.67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加氢裂化加工能力也获得迅猛的发展,总处理能力已经达到60.0Mt/a,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近1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我国加氢裂化技术应用市场发展与分布不均衡,处理能力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炼油企业,采用的工艺流程较为单一,多数尾油产品作为乙烯裂解原料。随着我国原油质量逐年变重、变差,高硫原油的加工量逐年增加,环保对炼油工艺本身及石油产品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市场对清洁燃油和优质化工原料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加氢裂化技术还将在国内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也对加氢裂化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