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内屏蔽通风口的高效节能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4584.7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旭;徐东升;时海建;张润禄;徐东山;牛华强;张秀川;田世君;田利飞;李世宁;李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旭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5/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4407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通风口 高效 节能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屏蔽通风口的高效节能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代通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因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与功率成正比,为有效地驱散热量降低整体温升,在一些环境相对洁净的场合使用的电动机,往往采取开启式结构解决电动机内部的散热问题,但多数场合使用的电动机,一般不允许使用开启式结构,仅靠风齿分别搅动转子两端空间的空气为转子散热,在封闭的机体一端加装外风扇,为电机整体散热。一些大型封闭式电机,也有在转子主体上加工处理几个通风孔道,依靠连接在一端的离心式排风机,经定子组件与电机外壳之间专门处理的空间,构成内部空气强制循环。简单做法是根据需要改变或不改变风齿的形状和尺寸,在风齿顶端加一圆盘形挡风板,与转子的通风孔道构成简易的离心式排风机,我们把这种结构形式称为“强制内循环”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强制内循环散热的高效节能电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强化电动机内部的散热能力,进一步降低电动机整体的温升。
实现发明的技术措施,是在电动机风扇端的后端盖上加工若干通风口,在通风口内可嵌入内屏蔽组件,在后端盖内、外,同轴安装内、外风扇。由电机风罩、内、外风扇和带进、出通风口的后端盖,组成整体电动机的强制风冷体系。
在图1表述的电动机强制风冷体系中,外界空气从电动机风罩的进风口进入,一路受外风扇离心力驱动,通过风罩壳体和后端盖的间隙形成的集风口,导向机体散热;另一路绕过外风扇的轮盘,通过后端盖的进风口进入机体,在机体内经内风扇搅动循环后从出风口排出。
图中的出风口[7]可在后端盖靠近外缘的任意位置。
可嵌入通风口的内屏蔽组件,由管壁和交错排列的挡板构成,流入内屏蔽组件的空气曲折通过挡板时受阻,混杂其中的较大杂质被阻挡在外不能通过。其结构如图2所示。
可嵌入通风口的内屏蔽组件,可简化为单层或多层简单的筛网结构。
电动机后端盖,与外风扇轮盘或风罩壳体之间的间隙都很小,后端盖的进风口因外风扇风齿的离心力及其轮盘的阻挡作用、出风口因风罩壳体的阻挡和集风口的风流作用,在环境不是太恶劣的场合应用的电动机,可省略通风口内嵌的内屏蔽组件。
一般普通电动机转子两端都带有风齿,本身就有搅动内部空气流动的作用:根据帕努利定理,强制风冷体系集风口迅速流动的气流,不断从后端盖的出风口抽取电动机体内的空气,只要精心设计各种参数,就可以省略内风扇结构。这种做法等同于在普通电动机的后端盖上加工若干通风口。
我们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结构,用以上“强制风冷体系”的组件,去改造申报专利《强制内循环散热的高效节能电动机》时,被改装的YC90L-2-3千瓦电动机样机,与不改造的同种样机进行测试对比,证明本技术方案在其它参数不变或略有提高的基础上,满负荷的电机整体运行温升又降低10K。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机的强制风冷体系示意图;
图2为嵌入后端盖通风口的内屏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强制风冷体系”与强制内循环散热的电动机相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各图符号统一标注说明如下:
1为电动机风罩的进风口;2为风罩壳体;3为外风扇风齿;4为外风扇轮盘;5为后端盖;6为后端盖进风口;7为后端盖出风口;8为嵌入后端盖进出风口的内屏蔽组件;9为电动机机体;10为电动机转轴;11为内风扇;12为内屏蔽组件的管壁;13为内屏蔽组件管壁内附的挡板;14为电动机转子;15为转子端头的风齿;16为挡风板;17为前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为实现电动机内部空气的快速流通,参照专利技术《强制内循环散热的高效节能电动机》的构造,把转子一端的离心式排风机结构(实际就是那个挡风板),转向安排到电动机的轴伸端,把外风扇结构替换成本技术中“整体电动机的强制风冷体系”。
简单的描述就是:在电动机转子轴伸端的风齿顶端,加一挡风板构成带离心式排风机的转子,在后端盖上加工通风口,嵌入内屏蔽组件,配套普通外风扇和风罩,即成为完整的带内屏蔽通风口的高效节能电动机。
转子铁芯是否带通风孔、后端盖通风口是否嵌入内屏蔽组件,都落入本技术方案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旭;,未经徐东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