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空心螺钉桩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4675.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选明;刘汉龙;孔纲强;阴可;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6 | 分类号: | E02D5/56;E02D5/58;E02D5/30;B28B2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空心 螺钉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大直径空心螺钉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的桩帽(1)、桩身(2)和桩尖(3);所述桩身(2)和桩尖(3)是空心的;所述桩身(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头板(14)和下端头板(13);所述上端头板(14)位于所述桩身(2)与桩帽(1)之间;所述下端头(13)板位于所述桩身(2)与桩尖(3)之间;
所述桩身(2)是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柱体;所述桩身(2)具有中空的内腔;桩身(2)内腔的上端出口在桩身(2)的上表面、下端的出口在桩身(2)的下表面;所述桩尖(3)为圆台;桩尖(3)的上端面为圆台的下底、桩尖(3)的下端面为圆台的上底;所述桩尖(3)的上端面位于桩身(2)的下端,并与下端板(13)连在一起;所述桩尖(3)具有中空的内腔;桩尖(3)的内腔的上端出口与桩身(2)的内腔连通;桩尖(3)的内腔的下端出口在桩尖(3)的下端面;
所述桩帽(1)位于所述桩身(2)上端,是一个与上端头板(14)连在一起的圆盘体;
所述桩身(2)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
埋入所述桩身(2)内部的主筋被施加有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空心螺钉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2)的内部埋有筋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空心螺钉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头板和下端头板均预留有孔洞,这些孔洞供筋笼的主筋穿出。
4.一种制作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大直径空心螺钉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模具:
制作一个与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的桩身和桩尖的外形相贴合的外模;所述外模是中空的回转体,所述外模沿轴截面剖开成两片;
所述外模的上半部分对应桩身、下半部分对应桩尖;所述外模上端敞口;与所述桩身对应的那部分外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深度、宽度、螺距分别与桩身外表面的外螺纹的螺牙高度、厚度、螺距一致;
与所述桩尖对应的那部分外模的为空心圆锥体,空心圆锥的内腔尺寸与桩尖尺寸相等;桩尖对应的那部分外模的模壁上具有供所述筋笼的主筋穿过的通孔;
制作一个与连接在一起的桩身内腔和桩尖的内腔的形状一致的内模;所述内模为管状,其尺寸上大下小,并与外模同轴;
制作所述桩身和桩尖内部的筋笼:
所述筋笼是由若干根主筋围成的锥形柱体,通过箍筋将这些主筋绑扎在一起;所述主筋数量为8-12根;浇筑时,这些主筋被施加了预应力;
2)装入模具:
让钢筋笼主筋穿的两端分别穿过上端头板和下端头板上的预留孔洞,使得两块端头板分别安放在钢筋笼两端;
将其中一片外模水平地横放到底座上,模腔冲上,并固定;
将所述筋笼水平地横放,并装入固定好的那一片外模中;筋笼的主筋的一端从这一片外模上的通孔中穿出、另一端伸出外模之外;将主筋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张拉设备;
将所述内模装入筋笼中,并使得所述内模与外模的内腔同轴;
3)浇筑:
采用喂料机灌注混凝土,直到混凝土完全覆盖钢筋笼;
将另外一片外模扣在到浇注好的混凝土上面,使两片外模合到一起组成完整的外模;在完整的外模的外侧设置钢箍,将两片外模固定;
4)施加预应力:
启动张拉设备拉伸所述主筋,对所述主筋施加预应力;
5)将张拉好主筋的螺钉桩连同模具一起放入离心槽中进行离心,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6)养护:
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直到混凝土达到龄期;
7)脱模:
停止拉伸所述主筋;
拆除所述外模,抽出所述内模;
8)修整:
在所述桩身的一端浇筑桩帽后,剪去露出的主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6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锚杆
- 下一篇:一种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水平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