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专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5619.9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忠;宋月芹;王小东;董钧锋;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C12R1/385;C12R1/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昆虫 细菌 专用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专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不断的拓展和开发生物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对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资源开发一直是研究的热门领域,其中昆虫内生源来源的微生物资源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自然界不存在无菌动物,作为动物界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种类多、分布广、生态型丰富,具有巨大的内生菌资源有待开发。微生物蛋白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整个微生物资源中占有关键的地位,无论在数量上和多样性组成上,蛋白酶资源都占有主导地位,是主要的工业酶,占世界市场的65%以上,而昆虫内生菌是昆虫和各类微生物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共生或寄生关系,所以内生菌产生的各类生物活性物质对动物往往无毒或毒性极低,与其他微生物来源的活性物质相比较,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但昆虫内生菌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前提之一仍然是资源菌株的有效分离和培养,昆虫内生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分离和培养内生菌的培养基也不能千篇一律,所以不断创新和开发昆虫内生菌资源的培养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之一。
目前,各类文献报道的昆虫内生细菌固体平板分离培养基基本上都是借用了现有的通用细菌培养基,即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配方如下:
牛肉膏3g/L,蛋白胨10g/L,NaCl 5g/L,琼脂粉15-20g/L,蒸馏水定容至1 000ml,自然pH7.0-7.2,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虽然可以分离出昆虫内生细菌,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不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作为最传统和常用的细菌培养基配方,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用,已经很难再分离出稀有菌或非常见菌资源,很多时候无法达到实验初衷;(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用于一般细菌的分离培养,尤其是土壤样品、活性污泥和水样等实验样品,对昆虫内生细菌则并没有很好的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专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以下两个技术问题:
(1)创新昆虫内生细菌分离的培养基配方,拓展资源微生物筛选途径;(2)提高筛出菌株资源的多样性,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重复筛选,为稀有种类的筛出提供更多可能,丰富昆虫内生菌开发利用理论。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专用培养基,其配方具体为:黄粉虫干粉2g,酵母粉1g,吉兰糖胶3g,海藻糖0.5g,NaCl 9g,胡萝卜浸汁100ml,琼脂粉18g,蒸馏水定容至1 000ml,自然pH。
进一步,所述胡萝卜浸汁100ml由300g红色胡萝卜制备所得。
一种本发明所述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专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按制备1000ml培养基计,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黄粉虫干粉:称取黄粉虫老熟幼虫适量,50℃烘干12h,用研钵研碎至无明显颗粒,过200目筛,即得黄粉虫干粉;
B.制备胡萝卜浸汁:称取红色胡萝卜300g,切成2cm3方块,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后,转移至三角瓶,加入蒸馏水200ml,180r/min,室温震荡混匀20min,最后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再用砂芯过滤器二次过滤,即得所需胡萝卜浸汁,现用现做,置60℃烘箱保温;
C.首先称取吉兰糖胶3g,用蒸馏水800ml缓慢溶解,再依次加入黄粉虫干粉2g,酵母粉1g,海藻糖0.5g,NaCl 9g,用蒸馏水定容至900ml,搅拌均匀后转入三角瓶,121℃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当冷却至60℃左右时,在超净工作台中使用0.22μm滤膜规格的针头过滤器加入胡萝卜浸汁100ml,同方向轻柔转动混匀,即得昆虫内生细分离培养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技术通过不断的探索、优化,摸索出了有效分离昆虫内生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程序,丰富了昆虫内生菌分离筛选的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稀有菌的出菌率,在实践中可行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