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及其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5901.7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平;唐岚;饶桂维;姜燕清;计燕萍;严小平;活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06;A61K8/04;A61K8/81;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冯年群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祛斑 秋茄叶总 黄酮 纳米 及其 凝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及其凝胶,属于化妆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黑色素沉着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疾病。包括黄褐斑、老年斑、雀斑等,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的原因主要为人体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功能减弱等,其次日晒、紫外线辐射、睡眠不足会加重色素沉着。皮肤外用美白祛斑成分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发挥作用:抑制酪氨酸酶合成及活性,还原皮肤色素,化学剥脱,减少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线、氧自由基等对黑色素形成生理过程的负面影响。目前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多为分别具有以上功效的成分组合,如已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ZL 200910037765.1的公开了一种三联整合皮肤外用祛斑功效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详细描述了多种功效成分配合起到祛斑作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化妆品中的美白祛斑成分多为化学合成的成分,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安全高效,成为化妆品开发的趋势。秋茄(Kandelia candel)为红树科秋茄属植物,本属只有一种,即为秋茄,为红树植物分类中的真红树植物,秋茄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鞣质类、甾醇类、脂肪酸和多糖等,本申请的发明人从秋茄叶里提取分离到高纯度的秋茄叶总黄酮(≥60%),经试验研究表明秋茄叶总黄酮同时具备较好的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和抗紫外能力。此外,秋茄叶总黄酮的活性及应用尚无文献报道,仅在申请号为200610122710.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含牡蛎壳粉的海洋药物美容防晒霜,的背景技术里提到红树林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但是该专利里以及经查阅文献,没有查到任何相关试验报道,更无秋茄总黄酮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用于美白祛斑化妆品的报道。秋茄叶活性黄酮用于美白祛斑化妆品的发明,为海洋红树植物秋茄的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皮肤表皮由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组成,黄褐斑及其他色素沉着虽然是表现在颜面上,但黑色素是沉着在基底层,因此美白祛斑活性成分要穿过严密的重重屏障才能到达基底层发挥作用。化妆品传统的剂型如普通乳液、乳膏剂、霜剂、面膜等,由于采用的是传统技术,不能保证活性成分能有效地到达基底层,并持续地发挥作用。而且天然植物提取物粉末在化妆品里常以混悬物的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地溶解分散,大大限制了其穿透皮肤的能力。纳米乳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0~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容易通过生物膜,透皮性能好,能在皮肤内形成有效成分的贮库,实现靶向、缓释的作用。例如专利号为ZL200910037765.1的中国发明授权专利中也提及了外用祛斑化妆品制备为纳米乳,但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专利用的都是可以溶在水相或油相的单体成分,天然植物提取物多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特别是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往往在水相和油相溶解度都不好,做成纳米乳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纳米乳制成的凝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秋茄叶总黄酮 0.3~0.65份,油相2.5~5份,乳化剂1.4~6份,助乳化剂1.4~6份,水40~160份,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的平均粒径小于等于100nm。
作为优选,秋茄叶总黄酮纳米乳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秋茄叶总黄酮0.4~0.6份,油相3.5~4.5份,乳化剂2~5.2份,助乳化剂2~5.2份,水40~100份。
作为优选,所述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所述乳化剂为吐温-80和司盘-80的混合物;所述助乳化剂选自聚乙二醇400、1,2-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质量比1.5:1~1.9:1的吐温-80与司盘-80的混合物,助乳化剂优选为聚乙二醇400。本申请的发明人比较了秋茄叶总黄酮在几种常用油相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肉豆蔻酸异丙酯>大豆油>辛葵酸三甘油酯>中链甘油三酯>油酸乙酯,因此优选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此外,发明人筛选了1,2-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正丁醇、异丙醇等乳化剂,发现以聚乙二醇400为助乳化剂,与以吐温-80和司盘-80的混合物为乳化剂,搭配后制备的纳米乳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艾塞那肽缓释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面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