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砖窑的窑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6424.6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才银;杨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帝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F27B9/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砖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制建筑砖设备,尤其是烧制建筑砖的窑体。
背景技术
移动式隧道窑是采用窑底不动而窑体移动的新型窑炉设备,窑底是在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堆码区的地面用黏土砖铺设而成,黏土砖之间用耐火隔热骨料填充,窑体整体上是与窑底、圆环形轨道同心的一段圆弧形隧道式箱体,用钢材作为主体框架,内壁用纤维或轻质隔热砖做成隔热防火层,窑体之于环形轨道相当于火车之于铁轨,砖坯垛码放于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堆码区,火每前进一个坯垛,窑体就移动一次。
现有移动式隧道窑的窑体主要用钢板通过焊接搭设而成,在窑体内侧壁及顶壁固定用纤维或轻质隔热砖做成的隔热防火层。这种结构所用钢材多,成本高,而且使整个窑体的重量重,隔热防火层封闭在窑体内壁,安装操作不方便,而且也不便于对隔热防火层进行检修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设计的建筑砖窑的窑体,该窑体结构简单,用材少,重量轻,便于安装检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述建筑砖窑的窑体,包含有由钢材搭设的主体框架和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防火保温纤维毡,主体框架的侧部由侧立柱和侧横梁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侧立柱之间的横嵌条和竖嵌条构成,侧立柱支撑于行走轮上,每个行走轮都对应有一根侧立柱,侧横梁连接在相邻两侧立柱的上端,横嵌条和竖嵌条在相邻两侧立柱之间连接成窗格状的平面框架;主体框架的顶部为沿窑体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顶横梁,顶横梁之间连有加强版。
由于窑体的主体框架采用钢条如工字钢、角钢等焊接而成,主体框架的所有空挡处用防火保温纤维毡嵌装封堵,而不再采用厚的钢板来作为主要用材使窑体形成封闭空间,所用材料会大大减少,而且可减轻整个窑体的重量,节省动力。防火保温纤维毡从外侧嵌装在主体框架上,便于安装和检修更换。
本发明与传统结构相比,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用材少,整个窑体的重量轻,节省动力,防火保温纤维毡的安装及检修更换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窑体钢架立体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建筑砖窑的窑体,具有由钢材搭设的主体框架和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防火保温纤维毡,主体框架的侧部由侧立柱1和侧横梁2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侧立柱之间的横嵌条3和竖嵌条4构成,侧立柱1支撑于行走轮5上,每个行走轮5都对应有一根侧立柱1,侧横梁2连接在相邻两侧立柱1的上端,横嵌条3和竖嵌条4在相邻两侧立柱1之间连接成窗格状的平面框架;主体框架的顶部为沿窑体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顶横梁6,顶横梁6之间连有加强版7。
由于采用钢条如工字钢、角钢等焊接而成窑体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所有空挡处用防火保温纤维毡嵌装封堵,而不再采用厚的钢板来作为主要用材使窑体形成封闭空间,所用材料会大大减少,而且可减轻整个窑体的重量,节省动力。防火保温纤维毡10从外侧嵌装在主体框架上,便于安装和检修更换
左右相对的侧立柱1上端之间连接有横撑杆8,横撑杆8与处于正上方的顶横梁6之间连接有斜撑杆9,起到加固整个窑体主体框架的作用。
防火保温纤维毡10嵌装在主体框架侧部和顶部的空挡处,防火保温纤维毡10的外侧可用薄钢板进行遮挡,薄钢板图中未画出,薄钢板对防火保温纤维毡10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薄钢板采用可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窑体的主体框架上。
图3示出了窑体主体框架的一个单元,整个窑体的主体框架是由这样的若干个单元连为一体的整个结构。图1、图2中标号11是移动式隧道窑上用来抽送热风的管道系统,12是砖坯垛,13是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帝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帝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6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