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6502.2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欧永健;王星;徐金;李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0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压气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在进气负压时防止润滑油泄漏的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燃料危机以及日趋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双重考验下,涡轮增压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与发动机的匹配技术也日趋完善。用户对涡轮增压器匹配发动机后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参数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而漏油问题一直是影响涡轮增压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已引起终端用户的强烈关注。
目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如图6所示,防止润滑油泄漏的密封部件包括压气机壳体20、封油盖21、密封套23、止推轴承24、轴承端盖25、转子轴27及轴承体28。密封套23与轴承端盖25紧邻,均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气机壳体20内孔201中的转子轴27上,转子轴27活动安装在轴承体28内,封油盖21套装在密封套23上,其与密封套23之间通过密封环22密封,封油盖21与压气机壳体20内孔201的孔壁之间通过密封圈26密封;止推轴承24套装在轴承端盖25上。
润滑油从止推轴承24的进油口241进入到润滑油道中,以润滑并冷却各旋转摩擦副零部件,最后从止推轴承24的出油口回到发动机油箱中。其中密封环22和密封圈26可阻断润滑油从封油盖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向压气机叶轮29的方向泄漏。
但发动机在怠速及低速低负荷时,压气机叶轮29背面会形成负压状态,润滑油容易从封油盖21与密封套23之间的间隙向压气机叶轮29的方向泄漏,即抗负压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在发动机处于怠速及低速低负荷时,容易漏油,抗负压能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其包括密封套、封油盖、止推轴承、轴承端盖、转子轴、压气机壳体及轴承体。
密封套与轴承端盖紧邻,均固定安装在位于压气机壳体内孔中的转子轴上;转子轴活动安装在轴承体内;止推轴承套装在轴承端盖上;封油盖套装在密封套上,其与压气机壳体内孔的孔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其与密封套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
其还包括挡油板,挡油板上设有中心孔,挡油板安装在封油盖靠近止推轴承的一端,并通过封油盖压靠在压气机壳体内孔中的台阶面上,挡油板的中心孔与密封套的外圆面之间形成间隙,挡油板与封油盖之间形成储油腔A,与止推轴承之间形成进油腔B。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套上位于与封油盖相接触的台阶面处设有径向延伸的甩油盘,甩油盘位于挡油板与封油盖之间,挡油板对应与甩油盘的位置设有与甩油盘相适应的凹形。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套上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安装在密封环槽中。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密封环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密封套上设有的两个密封环槽中。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密封环槽相隔一段距离。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挡油板下半部区设有将储油腔A和进油腔B连通的回油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相比于现有的涡轮压气机端密封结构增设了挡油板,密封套上设有甩油盘,当密封套高速旋转时,离心力将该处的润滑油甩出,润滑油溅落到挡油板的凹形部位,顺着挡油板流回进油腔,减少了润滑油在封油盖一端的积留量,即减少了润滑油从封油盖与密封套的间隙处泄漏的可能性,即增强了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的抗负压性能。
2、挡油板上设有回油孔,涡轮增压器工作时,进入储油腔中的润滑油可通过回油孔流回进油腔,进一步减少了润滑油在封油盖一端的积留量,即进一步减少了润滑油从封油盖与密封套的的间隙处泄漏的可能性,即进一步增强了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的抗负压性能。
3、密封套上设有两个密封环槽,两个密封环分别设在其中,使该处的密封结构形成两道迷宫,有效防止润滑油从封油盖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泄漏,进一步增强了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的抗负压性能。
4、降低了涡轮增压器的漏油故障率,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提高了增压器的可靠性,克服了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而引起的增压器漏油现象,使涡轮增压器能适应更恶劣的工作环境。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6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