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砂机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6867.5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禹;孔建益;周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4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砂机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试验搅龙(4)的出料口(43)下方设有分流装置(1),分流装置(1)底部设有可切换的第一出料口(108)和第二出料口(109),第一出料口(108)下方设有第一称重料斗(2),第二出料口(109)下方设有第二称重料斗(2'),第一称重料斗(2)和第二称重料斗(2')的出料口位于循环搅龙(6)的进料口上方;
循环搅龙(6)的出料口位于储料斗(7)的上方,储料斗(7)位于试验搅龙(4)的进料口(4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试验搅龙(4)上设有扭矩传感器(41)和角速度传感器(42),扭矩传感器(41)和角速度传感器(42)与采集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称重料斗(2)和第二称重料斗(2')分别通过多个称重传感器(21)支承在支架(9)上,称重传感器(21)与采集装置电连接,第一称重料斗(2)和第二称重料斗(2')的底部分别设有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装置(1)中,在第一出料口(108)和第二出料口(109)的连接部设有转轴(110),转轴(110)与分料板(103)固定连接,转轴(110)的端头与主动轮(104)固定连接,主动轮(104)与从动轮(105)通过柔性传动件(107)连接,驱动气缸(106)与柔性传动件(10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分流装置(1)的上部为分料斗(101),在分料斗(101)与第一出料口(108)和第二出料口(109)连接部位的两侧设有导料板(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试验搅龙(4)的进料口(44)一端与底板(8)铰接或被底板(8)上的限位块(37)限位,试验搅龙(4)的中部设有可升降的倾角调节装置(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砂机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倾角调节装置(3)中,座板(33)与底板(8)铰接,座板(33)上安装有可旋转不可轴向位移的蜗轮螺母(34),蜗杆(35)与蜗轮螺母(34)的外壁啮合,蜗轮螺母(34)的内壁与螺杆(38)螺纹连接,螺杆(38)与试验搅龙(4)的中部铰接。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输砂机试验装置进行输砂试验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定试验搅龙(4)的倾角,将分流装置(1)切换到第一出料口(108),第一称重料斗(2)的闸门关闭;
二、储料斗(7)给试验搅龙(4)的进料口(44)供料,试验搅龙(4)启动送料,设定开始时间(t0),物料从试验搅龙(4)的出料口(43)排出到分流装置(1),经第一出料口(108)排入到第一称重料斗(2)内,称重传感器(21)开始称重;
三、当采集到称重传感器(21)的数值达到设定值,分流装置(1)切换到第二出料口(109),第一称重料斗(2)的称重传感器(21)称重得到最大值,并得到输送到第一称重料斗(2)的时间段,然后开启闸门排料至循环搅龙(6),同时开始记录输送到第二称重料斗(2')的时间;
四、分流装置(1)切换到位后,物料经第二出料口(109)排入到第二称重料斗(2')内,称重传感器(21)开始称重,当采集到称重传感器(21)的数值达到设定值,分流装置(1)切换到第一出料口(108);
五、第二称重料斗(2')的的称重传感器(21)称重得到最大值,并得到输送到第二称重料斗(2')的时间段,然后开启闸门排料至循环搅龙(6);
如此循环,精确测得试验搅龙(4)在一个时间段内输送的物料重量,从而得到该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送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三和步骤五中,循环搅龙(6)输送物料至储料斗(7),储料斗(7)给试验搅龙(4)的进料口(44)供料,形成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送试验方法,其特征是:试验搅龙(4)上设有变频电机,设置的扭矩传感器(41)和角速度传感器(42)与变频电机形成闭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68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